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八章 祭天台 魏王诵词,凡尘中 群魔乱舞

自身修行。

    魏王出宫相迎,此时七仙上前,李辟尘微微回头,伸出一只手来压住穆寻雁左臂,后者脸色微凝,低声传音:“我晓得,祭祀之礼,我不会胡来。”

    她闭上眼眸,待到再睁开时,其中已无喜忧之色。

    魏王左侧便是外观之主,吕瀑前来,七仙俱朝其行礼,口称师叔。

    白龙道人修行多年,辈分比七个小子要高的多,称呼一声师叔也是无错。当下他还了一礼,对七人各自嘱咐祭祀需要做的事宜,便领着诸仙朝祭天台而去。孟姜孟荀整理衣冠,俱是戴起九旒冕,孟姜为主官,孟荀为副官。而魏王则是取过自己顶戴,为天子之冕一十二旒。

    一个时辰后,祭天台前聚一万精兵,八百祭礼之官,而许多百姓则是涌入外侧广场,熙熙攘攘的聚在一起。

    八百礼官奏乐,一万精兵擂鼓;祭天台上,前代三器已然摆放到位,上天祭礼玄阳鼎居中央,尊龙祭礼平运钟居左侧,至人祭礼山河印居右侧。下方六灵来至,昂首嘶鸣咆哮,被六位尚书牵着,各去祭天台下六方站定。

    六灵为六畜所化,但不可与六畜相比,在大魏,马若得龙气化作龙马,那便是六灵之属,为祥瑞之物,其余五畜也是同样道理。

    魏国人的观念中,龙马代表天下太平、神牛代表天下丰饶、灵羊代表天下无恶、玄鸡代表天下清明、炎犬代表天下无灾、铁猪代表天下昌盛。

    是以每次祭天,为了得六灵引领之权,诸多朝臣却是打破了脑袋也要抢的一尊,后来因不甚公允,改为抓阄。今次祭祀,却恰巧是六部尚书抓到了六根竹签,也算是得了一桩美谈。

    下方百姓探头朝祭天台上望去,若是谁见了六灵,那便开心的不得了,此六兽俱为灵兽,不是凡胎,百姓观念中,看了六灵其一,那今年便是有了好运气,若是六灵俱都看了,那么这一整年都是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柳随风扮作士子藏在人群前列,之前那主锤的小子给他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似是看破了自己的画皮一般,端的让人不爽快。

    万兵擂鼓,声震九霄,魏王登临祭天台,手中持一玉册,高声朗诵起来:“朕生于世,长于草野,后继先王之国业,南抵姜齐,西抗赵宋,为大魏开疆拓土,然人力有穷,天力无穷;朕领仙命,祈上天运..............”

    魏王手中玉册渐渐被拉开,那祈镶祷文被他念诵,为三年之内,将君王所做之事告之上苍,有德无德,事无巨细都讲的明明白白,且领受仙命,为仙人所允,以德行求天降运庇佑。

    他口中念诵,孟姜手中已经持着玉圭,孟荀手中则托起三尊胚胎,姐弟二人俱都有些发憷,毕竟是第一次真正参与进祭天,俗话说得好:不会耕田岂能下田,不会下田岂能耕田?眼下二人就是这个样貌,姐弟二人对视一眼,俱都从中看到紧张之意。

    而孟姜更是以余光不断瞥向李辟尘,心中打鼓,想着这位小仙人不是火工弟子,可别不谙铸兵之道,回头把礼器搞糟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她正好看见李辟尘回首,那面目上有一丝阴沉之色,顿时心中咯噔一声,苦道不妙。孟姜不知,李辟尘阴着脸不是因为这祭祀大礼,而是因为之前那魔人匿踪,而现在复又出现,正在祭天台下,不远处的百姓之中!

    ..........................

    柳随风盯着祭天台,暗道祭祀之礼结束的时候,三器胚胎一上,便是自己夺取运道的时候。他感知了一下四周,顿时暗唾一声,道:之前都说不来,现在倒是一个个都出现在了这里,这帮同门,当真是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啊。

    玄门重诺,魔门无信。这是修行界中众所周知的事情。

    左侧一名百姓看见柳随风盯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