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〇·月明

高力士。陈玄礼紧随其后,一身甲胄,虽也是须皆白,但比他二人还是要健朗挺拔些。

    韦见素见太上皇作此山野打扮,行止随性,雨具简陋,连忙命人取来雨伞,亲自执伞走下栈道上前去迎接。

    韦见素自去年奉宝册至灵武传位,不见太上皇已一年有余。太上皇一向身骨健朗,又有年轻的贵妃相伴,虽年过七旬,却比一般的六旬老翁还要显得青壮。但这次再见,完全是古稀龙钟之貌,一年之中竟比韦见素为相这几年变得都要快。他不竟想起马嵬驿中太上皇面墙而立的背影,大约就是从那时起急地衰老下去,不由心下怆然。

    太上皇精神倒不错,老远就招手唤他:“韦卿,韦卿!”

    韦见素把手中雨伞交给高力士,方下跪参拜。太上皇伸手扶起,看了看他冠笑道:“韦卿,一年不见,你怎么长了这么多白头呀?”

    高力士也笑着插嘴道:“陛下只看见别人添了白,却不知自己长得比别人还要多哩!”

    太上皇哈哈大笑:“你别说我,你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看见韦见素身后的人,不禁感慨道:“只有吉卿还是青春年少,十多年来竟然一点都没变。吉卿啊,你到底多少岁了?”

    菡玉想了想才回答:“臣今年三十有六。”

    “才三十六岁啊……”太上皇捻着胡须,“还不到我一半年岁。”

    高力士接道:“臣比陛下小一岁,正好是三十六的两倍。”

    太上皇对韦见素道:“咱们几个老头子,就数韦卿最年轻吧?”

    韦见素道:“臣比高将军还要再小一岁,今年七十一。不过论起周岁来,还是够吉少卿的两倍大的。”三人俱望向菡玉,抚掌大笑,弄得菡玉也忍不住笑出来,只有陈玄礼侧目看着路旁一直不言语。

    太上皇道:“不对,我记得玄礼好像不止比我小两岁的。玄礼,你和韦卿谁大谁小?够不够吉卿的两倍啊?”

    陈玄礼讪讪一笑,避而不答:“陛下,外头雨冷风寒,快些进驿馆里头去吧。”眼光从菡玉脸上一扫而过,她的笑容也不由淡了下去。

    韦见素缩了缩肩,打破沉寂道:“是啊,这天可真冷。”

    太上皇道:“韦卿,别看你年纪最小,身子骨还不如我们两个老的呢。我们俩走了这一路,浑身都热腾腾的冒汗哩。”

    韦见素道:“陛下年轻时练过武带过兵,如今老当益壮,臣一介文官,每日除了躺着就是坐着,身板当然没法和陛下相比。”

    太上皇道:“年轻的时候啊,年轻的时候长安到成都这点路哪要走一个多月?当年诛韦后时,我从潞州潜回京师,也是足足两千多里路,只用了五……”他伸出手掌比了比,又笑着缩回去,“算啦,好汉不提当年勇。”

    韦见素正待开口,菡玉却率先抢道:“如果真换作陛下年轻时,就不需要走这两千多里路了。”

    此话一出,韦见素和高力士都不作声了。沉默了片刻,太上皇叹道:“吉卿,百官中朕最无颜以对的,就是你了。”

    菡玉低头一拜:“臣不敢。”

    太上皇接着说:“朕记得早在天宝六载,你便以天象向朕示警安禄山有反状,朕不以为意,反增禄山兵力;天宝九载时,朕欲封安禄山为王,卿又进言力劝,朕不但不听,还将你贬官;天宝十三载,卿与陈希烈等同请昭禄山入朝为相,朕却恶卿忠言逆耳,听信了杨昭谗言。卿入朝十年,向朕言禄山反意不知凡几,朕没有哪次是听进去的。天下人皆知禄山必反,唯朕不觉,以致酿成今日之祸,朕悔之晚矣。”

    菡玉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今圣人已收复两京,安禄山身死,安庆绪兵败亡匿,史思明、蔡希德等叛军大将被我军牢牢牵制,战况初定,相信不用多久便可平乱,贞观、开元盛世犹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