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五章 困 境

    兀术的三万主力骑兵,被牵着鼻子连续跑了十多天之后,终于追上了赵抗的大军。同时北方南下的第一个兵团近五万人也赶到了战场,其中有二万轻骑兵和三万多主要由汉人组成的轻步兵。就这样,近十万金兵终于在泗州西南一百多里的地方,将赵军围堵在了淮河北岸。

    赵军自西北起兵以来,还是第一次面对如此强敌,众将知道后纷纷现出了惊恐之色。但现在已无路可逃,投降更是不可能,于是全军很快统一思想,准备与金军决一死战。

    兀术围住赵军以后并没马上进攻,他还在等待后续的援军,那时进攻会更有把握。利用这点时间,赵抗将绝大部分非必需物资都被转移到了淮河南岸,在那里新开的四海钱庄会派人接收。

    起兵以来,缴获的大量毒药一直没派上用场,现在赵抗命令将所有的武器锋刃和箭头都涂上剧毒,因为这一战很可能是不死不休的一仗。至于火药,赵抗命令留下的工匠将火药与铁砂混合打包,做成上千个可投掷的爆炸物。赵抗也不失时机地对官兵们讲话,以鼓舞士气,“这里的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女真人的鲜血(明明是他害的),投降也是死路一条,在骑兵面前,逃跑也只是奢望。为了活下去,我们只有战斗!这次我们面对的是金国最强的军队,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这仗获胜,以前的耻辱都将被洗去,你们会获得从未有过的荣耀!”

    自从当初“铁浮图”和“拐子马”被岳飞和刘锜破掉之后,兀术一直在苦苦思索重甲骑兵的用法。其实当初前燕天才慕容恪发明连环马,只是为了克服士兵对武悼天王冉闵的恐惧,防止他们临阵脱逃。但后来人们已经忘记了这点,而把它当成了无敌的象征。

    事实上这种打法问题很多,第一,战马连锁后速度大减,其实冲击力反而下降了;第二,若有一只马脚被斩断,整个小队都无法动弹;第三,连环马由于灵活性差,无法实现快速不间断的反复冲击。

    其实它以前的战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方步兵对它的畏惧。自从连环马两次被击败以后,它不再令人们望而生畏,所以不久之后它便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兀术在被贬并失去军权后,得以静下心来思考,反而领悟出了运用重甲骑兵的精髓,那就是不惜一切追求冲击力。身披铁甲的骑兵,依靠速度如同利刃一样刺穿对方的阵型,然后再掉过头来反向冲击,如此反复几次,再坚固的阵型也会被冲垮。到那时杀死剩下的溃兵就如同割稻子一样简单。由于不像连环马那样会出现大量“路障”,实际杀伤力明显更胜一筹,而且因为速度的关系,追击起敌军来也更方便。

    现赵军开始组织渡船时,兀术便传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他以为对方是将军队撤回淮河以南,所以想等对方撤了一小半军势混乱时,再发起攻击。但是很快兀术便发现不对,敌军人数好像并未怎么减少,原来他们是在运走物资,如果被他们将物资全部运走,金军就算打赢也是得不偿失。想通这点后,兀术立即命令金军发起了第一次进攻。

    为了避免精锐的重甲骑兵损失过大,兀术命令手下的“汉军”(这里说明一下,金军中的汉兵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跟随女真军主力作战有一段时间了,战斗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战斗力,本书中称其为“汉军”;还有一种是临时拉壮丁凑起来的军队,因为全无战斗经验,战斗力很差,在本书中称之为“签军”以区别二者。)步兵首先发动试探性的进攻。

    汉兵们知道自己是炮灰,可是在威逼之下还是无奈地服从命令出击。在他们的前锋到达离军营不到一百步的距离时,八千张弩机从营地中射出如暴雨一般密集的箭矢,缺乏重甲防护的轻步兵在箭雨下成片倒下。

    由于箭上涂毒的原因,受伤者皮肉溃烂,痛苦万分。这些“汉军”官兵战斗意志本来就不算太强,见势不妙扭头就逃,结果金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