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正 文 第四百八十章 政策之失

几乎肯定会尽力保证城市的繁荣,这些由朝廷和官府承担掉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也是移民们看不到的,而这些成本毫无疑问将被转嫁到其他地区百姓头上,加重了整个国家的负担。

    除了经济上带来的问题以外,各地人口以及外来的移民优先向几个大都市集中,还带来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就业问题。这一点在赵国初年的高速扩张期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因为大量的基建需要的青壮劳力是永远不嫌多的,而其后由于赵国推行“先军路线”的缘故,大部分青壮都被安置在军中或是相关行业,使得这一问题被大大延后,但赵抗现在也已经注意到了其中潜伏的危险。赵国即使一直是战国体制,现在这种极度畸形的“先军路线”也不可能无限期地推行下去,而当几十万军人集中退役的时候,哪儿来的那么多工作岗位安置呢?就算这些人以后可以分派到收复的失地上驻守或屯田,随着移民潮的继续,国内也迟早会出问题。工商业固然可以为赵国创造明显高于农业(指广义的农业,含畜牧业、渔业等)的价值,但他们终究得靠农业来养活,所以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合理的城市化比例不可能超过四成,这还是指大部分国土是沿海或其他交通便利地区的情况。而城市里面是无法种地的,那么城市人口过多便意味着将有大批青壮无法找到工作,这便会衍生出很多麻烦甚至是危险。

    其实这一问题在北宋时期便已经出现,由于工商业的繁荣,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北宋的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工业革命前的极限,不可能保证那么多人口就业,那怎么办?这么多人无所事事,闹将起来可不得了哇,于是北宋被迫不断扩军以安置无业游民,好在依靠发达的工商业,北宋从周边诸国赚取(笔者喜欢将这种方式叫做吸血)了足够的财富,多养活几十万~25~8oo},不从事生产的人口还是勉强做得到的,只是这样一来,北宋的财政支出便大大增加,以致于空有历朝历代最多的岁入,却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窘境,这可以说是宋代的一大奇观。而由于军队的性质只是为了安置失业人口,再加上宋代崇文抑武的传统,军队的战斗力能强那才是没天理了呢!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