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大战前夕(下)

    威尔将军走出屋子,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十几公里外事。那里,万头攒动,中国人仍然在利用开战前的短暂时间,挖战壕,修工事,干得可欢了。艾威尔叹了一口气,时间已经不多了,再怎么艰难,也得打啊。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此时,阿克拉维克前沿指挥官、东北方面军十一军军长卓志军中将也正拿着望远镜,朝美国部队观望。陪同他的,除了十一军参谋长蔡兴少将外,还有日本雇佣军第一集团军群司令森口次朗大将。

    此次战役,中国方面极其重视,金宫想把这里打成美国人的绞肉机,要美国人从此见了中国人就两条腿抖。因此,东北方面军把主力都派到这里来了,一共有五个正规军和日本第一集团军群的六个军,总共五十五万人。由于受运力和阿拉斯加地势、气候所限,原定于八月底到达的装甲军现在还呆在海参崴那儿。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单单各个正规军所属的装甲部队,总加起来也有一千辆左右的坦克,一千多辆装甲车,够美国人喝一壶的了。由于地势所限,摆在前面的只有十一军和两个日本军,其余四十万大军都呆在布鲁克斯岭南侧,随时准备着冲出山口,给美国人以致命一击。

    做为阿克拉维克前线的指挥官,卓中将深感责任重大。工事是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抢建出来的,表面上看。战壕纵横,铁丝网处处,其中心起支撑作用地半地下工事,已经摆上了大量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以及刚刚从国内运来、还从来没有在战场上使用过的火箭炮。只是,卓中将心里很清楚,在北极圈附近地区修建工事实在是太难了,那些战壕只有一米左右深。人在里面行走。得弯着腰。要不然,就会把自己暴露在对方的炮火下。工事的地面部分差不多建好了,可是地下部队却还是个半拉子工程,从国内运来的小型机械正在没日没夜地开工赶进度,估计要完成它们,还得三五个月时间。不过,已经挖出来的部分。也够储藏一些弹药,放上一两千个士兵了。现在,地下工事暂时被用来做为野战医院。在阵地后面的针叶林里,军属装甲师的两百多辆坦克和两百多辆装甲车静悄悄地呆在那里,其上还蒙了大量地枯黄地野草。卓中将自己地十一军全部安排在半地下工事周围,而把日本的两个军安排在两翼的战壕里面。不过,说老实话,他对日本人的战斗力有点儿怀疑。不为别的。日本人的重火力太少了,除了轻重机枪外,只有一些小口径火炮。为了加强他们的火力。卓中将不得不向陈剑大将提出要求,好不容易才弄来了三千挺轻重机枪,使得日本每个师所拥有地机枪数量勉勉强强达到了五百挺左右,相当于一个中国师的一半。

    镜头里,三十二万部美加联军正在砍伐原木,修建工事,搭建帐篷,并构筑防空工事,搭建炮兵阵地。从远处看,这一切做的倒是井井有条,表现出一支训练有素部队应有的风范。这一点并不奇怪,美国部队的训练水平在全世界也算是一流的,花在每个士兵身上的训练费用,是英国人的两倍,德国人地两倍半,跟中国人地都差不了多少。要知道,中美两**队的规模差不了多少,可是经济规模却相差太大了,中国的军费,相当于美**费地好几倍啊。能够投入这么多的训练费用,说明美国人还是挺重视这些的。只是,美国人的战斗力一直不高,究其原因,其实只是差了一种气,一种在战场上锲而不舍、硬拼到底的勇气。要是美国部队也普通具有这种勇气的话,他们甚至于可以单挑德奥两国了。

    想了想,卓中将放下了望远镜,朝着旁边的森口次朗露出了笑容:“森口大将,贵军的弹药和御寒衣服都领取了没有?有没有分到各个师、团?”

    森口次朗连忙转过身来,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朝着卓志军露出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微笑,那腰杆子也微微弯着,刚才就没有看见它挺直过:“卓将军,请不要客气,叫我森口次朗就行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