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72 绝响

听到声音,却读出了唇形。

    他似乎与我以前见到的十三阿哥不一样了。记得第一次在平郡王府见到他时,他是意气风、开朗大气、敏锐而犀利的,现在么,似乎少了份锋芒,多了份含蓄和内敛。

    我对他笑了,我是相信这位侠王的人品的。“十三阿哥吹得好萧,令人听来如畅游朗朗九霄,渺渺仙山,胸襟立时开阔,颇感神清气爽。”

    “小九嫂也弹得好琴啊!”

    十三向我走来,我才注意到他步伐较小,身体有些摇晃,看上去很是吃力。曾听胤禟他们兄弟说起过十三最近患上严重的腿病行走不便、甚至不能骑马的事,想来就是历史记载的鹤膝风吧!今天康熙带阿哥们去行围,他却在山间无人处静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netbsp;我不禁对他心生怜惜。他一直是我欣赏的侠王,抑郁不得志竟至这个境地!又想起八阿哥近来憔悴的脸色,他也被康熙打压得够呛吧!

    唉,康熙,干嘛对自己的亲儿子这么狠?难道皇权真的比亲情更重要么?

    有心开解他几句,却又不想太露了痕迹。正苦于无言,却忽然瞟见崖边那株小草上的蝶蛹已经快钻出来了。指着那蝶蛹假作惊讶道:“啊,这这蝴蝶要钻出来了!”

    十三顺着我的手指望去,和煦地一笑,并不答话。是在笑我的少见多怪吧!

    我故作沉思状:“蝶儿打我刚到这儿时,就已经在往外钻,过了这许久,才成功,真是不易呀!”看了看他的脸色,我又道:“它化身成蝶后,人们只看到它美丽的身姿,谁又能想到它在蜕变时,所经历的磨难呢?不过,听说这种磨难正是它展翅飞翔的必要过程。如果有人用剪刀帮它把蛹皮剪开,使它能够轻易脱身,不必经历种奋力的挣扎,那么它出来后,翅膀会柔弱得无力展开,再也飞不到天上去了!”

    我状似无心地说了这一番话,也不知他能不能有所感悟,却见他的脸色忽的一滞,立刻伏身行礼。我顺着他的目光回过头去,惊见一大群人站在我们身后。

    为的正是康熙,他身后站着大群皇室宗亲和蒙古贵族,胤禟兄弟也位列其中。这群人个个身着绒装,显是刚刚围猎回来。

    怎么一回来就到了这儿?我跟着十三行礼,心中惊疑不已,却听到更加令人惊疑的叫声:

    “林倩儿……”

    “蜻蜓……”

    两声惊呼惊醒了我,我才想起手里还拿着那把惹事的吉它,不知他们是否听到了刚才的琴声。

    我被人认出来了吗?因为这把吉它?三阿哥和太子的惊呼似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可现在扔掉已经晚了,我索性仍然拿在手里。

    胤禟的脸色都变了。他眉头紧锁,却强作镇定道:“桃儿,你怎么不老实在烟雨楼呆着,自己跑到这山上来了?这成何体统,还不赶紧回去!”

    我伏身应“是”,正要跟康熙跪安,却听康熙问道:“刚才的曲子是你们两个合奏的?曲调辽远开阔、高低错落、古朴悠然,倒正应了这景!”

    原来是乐曲把他们引来的,萧声本就悠远,在开阔的山崖上吹奏,便传得更远。只道这里幽静无人,却忽略了这一茬!

    声问询不啻于晴霹雳,里就和十三两人,而们两人手里正好持着琴萧,想否认也不可能吧?

    沉默半晌,气氛有些尴尬,康熙问话自然不能不答。十三终于道:“正是儿臣!”他还想替我掩盖么?怕是徒劳吧?

    “十三弟,琴萧合奏,怕是你一个人奏不来吧!”三阿哥出声说道。

    刚才叫出“林倩儿”的就是他,他唯恐康熙不查问么?他竟如此恨胤禟?此事若是被康熙知道前因后果,康熙势必会下令处死我,胤禟必定会痛不欲生,而且,康熙知道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