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治理白色污染,任重而道远

0.3~0.5吨/立方米,经过简单压缩后为1.1~1.5吨/立方米,这些压缩后的垃圾被装箱运到填埋场,经过1~2小时的日照后,又恢复到0.5吨/立方米。毓斌镇一天平均产生12吨垃圾,一年即4300吨。一般说来,5、6年后,我们应当对旧的填埋场进行土地再利用。事实却是,被掘出的泥土中,被埋数年的塑料垃圾仍未腐化和降解。密集的塑料垃圾严重阻塞了土壤的毛细孔,在较恶劣的外部条件下,这些土壤已开始沙化。蓬壶镇以农业为主,这些土壤却再也无法使用了。而要想完全恢复土壤的利用价值,得等200年,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白色污染带来的就不仅是市容景观的破坏了,伴随着的,还有土壤的沙化,耕地面积的缩小……

    (3)第三组调查结果

    对塑料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进行调查,得以下结论:1人均使用量较大。现在使用的是第三代塑料制品,每一亩有3个大棚,而每个大棚需要塑料制品20公斤,按照每一公斤1.5公尺计算,一亩地就需这种塑料制品90公尺,而且每一种植户少则占土地几亩,多则几十亩。2使用周期短。3回收率不高,除大棚上用来遮盖的塑料可以回收之外,一般农户用来种植棉花等植物的地膜根本就不能回收。4对不能回收的塑料制品处理方法也不当。在调查的15人中,有7人把塑料制品烧掉,另有6人是直接当垃圾扔掉,只有其余2人把它们收集起来有重复使用的可能,但最后也只有扔掉。5农民普遍对环境污染以及“白色污染”概念模糊,有的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懂得什么叫“白色污染”的只占7%,而且对其造成的危害,知道的人更是微乎其微。6*镇区居民家中及街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居民中愿意同我们配合的占95%,对于他们平日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人均塑料袋使用量约3.5个;2在对用过的塑料袋的处理方法上,约81%的人回答将其直接扔到垃圾箱,10%的人表示愿意重复使用,剩下的9%的人讲不知道。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白色污染情况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中面临的问题是很严峻的。白色污染现象实在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作为中学生,我们会从身边做起,自觉地抵制使用塑料制品,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蓬壶镇市居民可以逐渐拒绝使用塑料制品,相信不久之后,我们的家乡将因为大家的努力而更加美丽。“白色污染”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要使“白色污染”远离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地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

    四、忠告

    根据蓬壶镇环保负责人的建议,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我们行动小组成员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建议大家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会稍高于普通塑料袋,但为了我们家乡的环境,还请大家舍得花钱。

    (2)在生活中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因为这给我们环保带来很大困难,且会引起一系列仍生物污染,直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所以提倡大家使用篮子、布袋等买菜、购物。

    (3)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代替品问世以后,尽量使用无污染的制品。

    (4)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根据环保专家的技术要求进行集中回收、利用。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就等于保护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