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七章 冬日的决定(八)

    (今天有些事,心绪有些不平静。所以这章码的少了些,诸位见谅。)

    地上的积雪逐渐融化了,这样的天气里,比下雪的时候,更为寒冷了,西风呼啸,清河的街上,除了一些行色匆匆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人了。

    书房里,杨浩看着张文琮快马传递而来的奏折。

    涿郡事情已经稳定了下来,所有的灾民已经安置,粮食已经放,虽然粮食预估不足,可是,让涿郡的百姓过完这个好年,是没有问题的了,等到来年开春,在运送粮食,让百姓渡过开春,同时,还要鼓励开荒,鼓励耕种。种子以及农具,又是一大笔的开支,不过,政府并不是免费提供。

    这一点,是杨浩仿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中的其中一项,青苗法。据杨浩所知,这项制度本来是不错的,可是对官员的要求很高,这百姓“借贷”一定是要百姓的“自愿”,而不是如后世一般的,是官员的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甚至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培养有责任的官员,使之有良好的责任感,抱着为百姓解决事情的信念,这个任务,可是任重而道远啊。杨浩初步设想在河北恢复兴办州县学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可是那个时候,他不过只有数郡,河北历经战乱,百姓死伤不少,尤其是读书人,被民变军杀死不少,所以,那个时候的河北缺乏人才。

    不过如今,州县学已经兴办一年多,人才谈不上有多少,可是用于填充下层官吏却是足够了。只要按照计划继续培养人才,不出几年,就会有大量忠心的官吏,为杨浩效力。

    当然,在杨浩的心中,这青苗法,要配合以货币代替捐交实物,源自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来实行,只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一步一步的走,有句话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杨浩自然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急功近利,反而会欲不达,尤其是政治改革,只能一步一步的进行,否则,可能就会像历史上的诸多变法一样,最终夭折。

    轻轻叩着案几,端起有些苦口的茶,喝了一口,这才稍微提神。

    “小强子,什么时候了?”杨浩问道,揉了揉眼睛,这些日子,一直关注涿郡、恒山郡的事情,休息的不是很好。

    “陛下,已近子时了!”小强子躬身道,然后走上一步,为杨浩蓄满茶杯。

    想了想,杨浩挥手,“走吧,回宫安歇!”既然涿郡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那杨浩也就放下心了。

    站起身来,正准备要走出去,只听脚步声响起,正是兵部尚书李靖。

    这么晚了,难道出了什么事情?杨浩有些不淡定了,最近总是深夜,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陛下!”李靖先施礼,秦叔宝却是一身的戎装,只得抱抱拳,道:“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杨浩挥挥手,这才看着李靖,微微蹙眉,道:“李爱卿,这么晚了,莫非有什么大事?”

    李靖笑了笑,道:“陛下,五日前,王薄偷袭东阳县!”

    杨浩“啊!”的一声,紧走两步,脸色有些紧张,不过随即看到李靖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道:“这是怎么回事?”

    挥挥手,屏退了左右,李靖这才将详细的战况向杨浩一一禀告。

    五日前,东阳县暗中打探到王薄的计划,所以提前做了准备,假装并不知晓王薄的阴谋,将外城城门大开,可是暗中,却将百姓迁入内城,并设置了机关陷阱。当然,隋军还做出了掩护,所以,王薄派出去的斥候并没有查出异常,相反,却被隋军派出去的装扮成百姓的士卒而迷惑,以为隋军并无防备。

    大开的城门,加上隐蔽的行军,还有被抓住的东阳县百姓,让王薄确信,东阳县的确没有什么防备,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夺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