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四章 暗涌(五十六)

    中原大雨纷飞,河东却是艳阳高照-

    镇守太原郡的燕王杨倓带着大将寻相、尉迟敬德巡狩四方,按照计划,他先是视察了马邑、定襄两郡,随后沿着河东西线而行,然后赶赴河东郡。至于留守太原的则是定杨军降将杨伏念。

    就在程知节擒获王仁则的同日,杨倓赶到了马邑郡,一路,杨倓向尉迟敬德学习使用长矛,日子如水。

    虽然他已经收集了各郡的情报向杨浩禀告,可是毕竟那些消息都是由各郡郡守奏的,未必如实或者说恐有虚假,毕竟河东刚刚平定,虽然杨浩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巡游,可是随后就兵出壶关,夺取中原去了,更多的事情还需要燕王杨倓去处理。

    留守在马邑的杨公卿得到了消息,随后率马邑的文武出城,在善阳城南接到了杨倓。

    当看到杨倓的第一瞬间,杨公卿就微微的愣住了。他自从随着杨浩出征河东,见不到杨倓其实不过四个多月。当初,在他眼中还显得很是稚嫩的燕王,身已经透露出了一丝成熟的气息,或许是涿郡的战事以及河东的政务,让这个年纪尚轻的王爷出现了巨大的成长,变得逐渐的老练起来。

    杨公卿领着以苑孝政为的马邑降将一一向燕王施礼,杨倓微笑着打着招呼,然后在杨公卿的带领下,缓缓的朝着当初刘武周的府邸前行。

    一路,杨倓瞧见百姓好奇的在路两旁拥挤着看着自己,心中稍安。他的心中稍安,并不是因为得到百姓的拥戴,而是因为他瞧见了百姓的脸色,带着淡淡的晕红,比起当初的面有菜色自然是好了许多,对于杨公卿、宋金刚两人的政绩,杨倓显然很是满意。

    所以他转过了面庞,看着杨公卿笑道:“杨将军,马邑郡诸事,辛苦你们了!”

    杨公卿却是笑道:“这都是宋国公以及诸位的功劳,岂敢贪功。”

    顺着大路继续前行,一炷香之后,众人终于到达了府邸之中,时值食时,杨公卿早已经备好了酒宴,于是众人入座,开始享受美食。

    杨倓瞧了半天,始终没有看到宋金刚,不由皱眉问道:“为何没有看见宋国公?”

    杨公卿一笑道:“燕王,前几日宋国公巡视马邑,现在长城边,有一处险要,非常适合建关,是以带着士兵留守杀虎口,准备建造一座雄关。”

    杨倓点头,对于突厥,大隋虽然不会一度的采取守势,可是在中原未定之前,四处动兵显然是吃不消的,在北方要地采取守势,也是无奈而最为正确的举动。

    “不知道突厥人最近可有异动?”杨倓再度问道。虽然可敦是大隋公主,可是雁门之耻,仍是历历在目啊。那个时候,燕王还年轻,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可是他仍然记得那一次,突厥人突然包围了雁门,雁门诸县几乎全下,只余下两座城池仍在坚守。

    若不是勤王兵到,同时可敦做出了努力,欺骗当时的始毕可汗说契丹人来袭,恐怕大隋的国君就要被突厥人擒获了。比起被围雁门关,显然国君被擒更可恶。如今明帝虽然不在,可是那个曾经的耻辱仍然印刻在杨倓的心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突厥人,留不得!

    可是茫茫的大漠,并不适合中原人定居,中原人过惯了农耕的生活,那里会舍的中原花花世界,转而去荒凉的大漠?那里风大沙大,尤其是冬春两季,天气寒冷,可不是中原人久居的地方啊。

    只是,突厥人虽然留不得,可是大隋缺少牧民,不能因此而长期的占据漠北,就算是杀光了突厥人,焉知没有新的“突厥人”出现?草原的历史,杨倓稍微知道一些,匈奴、契丹、羌以及柔然、突厥、靺鞨,无不是在前一个蛮夷衰败、灭亡之际展起来的。因此,消灭突厥人,虽然看起来可行,可是依旧是治本不治根的办法,无益于大隋。

    或许,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亲隋的政权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