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六章 河水

,将大坑掩埋,事情就完毕了。

    至于隋军战死的士卒,自然是一一记录在案,等到战争结束,自然会有相关部门依据姓名,寻到他家的地址,放抚恤金,同时还有一定的土地,各依战死士卒的职位,家庭情况而有些许不同。而那些战死的士卒,则是各自被焚烧成灰,送还他们的家中。虽然这样麻烦,可是那些战死的家人,看到亲人的骨灰,自然是非常感激。实际,这样做的人不多,并且还有抚恤,让人感到,就算为隋军战死,也是“值得”的,因为比起其他势力,这显得较为温馨。

    很多时候,恩威并施,才是良计。如朱粲一般,只有所谓的“威严”,并不能止住败势。就如《三国演义》中的燕人张飞,脾气暴躁,最终因为手下凑不齐白色战袍,只知用威,只知责打,一旦逼得人走投无路,反而会出现弑主的事情。

    派出了士卒寻找,徐世勣想着金镛城也应该平稳了,这才引着亲兵,缓缓朝着金镛城进。

    而此时,卢照夕瞧着从金镛城南面呼啸而过的河水,忍不住的心惊。如今,他才明白,徐世勣为何要他趁着朱粲出兵迎战的时候,设计夺取了城池。这样的计谋,还真是阴毒啊!如果自己不是因为孩子的原因而选择了投降,恐怕面临的,是其他更为恐怖的计谋!

    想到此,卢照夕忍不住的擦了一把冷汗,毕竟他只是一个商人,往日看见战争,逃避还来不及,并没有看见真正的战争,如今这事,却是躲不过了,看到眼中,心中却是害怕而惶恐啊!

    看着洛水渐渐平静,面仍然浮着死尸,卢照夕只希望赶快离开这里。

    这时,有人来禀告,说:“少爷,徐将军进城了!”

    卢照夕点头,这才匆匆的赶去迎接。这一次,是在金庸县衙见到的徐世勣。对于这里,徐世勣很熟悉。当初,李密攻取了金镛城,便将瓦岗的总部迁到了这里,这县衙,也就是当初的魏王府,后来李密兵败,王世充夺取了此地,改成了县衙,作为金镛城的办公之地。

    心中微微的叹息,再度来到这里,已经物是人非,当初他是瓦岗李密的手下,虽然不得宠,可是对李密的那份忠心,还是不曾改变,只是,李密兵败之时,却没有选择投奔黎阳,而是选择了西进长安,不久就因为郁郁不得志而产生叛意,被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从翟让到李密,再从李密到李渊,然后是因势而降,投效了隋杨,似乎天在和他开着玩笑。本来就是隋人,后来从“魏臣”成为“唐臣”,最后又成为“隋臣”,绕了一个圈,可是最终,他从一个富甲一方的富商,变成了手握重兵的大将,这样的变化,还确实不小啊!

    他深通兵法,有大将之才,在这个乱世之中,自然要卖与帝王家,建立不世的功勋。

    瞧着旧地,徐世勣的心思千回百转,想起了许多事情,就在这时,脚步声却是响起了,一人说道:“启禀将军,卢照夕求见。”

    徐世勣点点头,道:“请他进来!”

    不一会,那人领着卢照夕进来,卢照夕一拱手,道:“徐将军。”

    徐世勣自然明白卢照夕为何求见,当即笑道:“卢先生请坐。”说着,让人奉香茗,那是杨浩的赏赐。据说乃是清河的某一个道长特制,非常的稀少。

    这自然是杨浩的手段,能有这种赏赐的,不多。而且因为其产量不多,几乎成为了贡品,那道长也因此受到厚待,杨浩从私库中,取出了一些金银,让他将庙宇翻修了一番。这种事情,杨浩之所以从私库,而不是公开,就是他对佛、道等庙宇之类的,还有着顾忌,尤其是佛家,在南北朝时极盛,那南梁武皇帝萧衍,对佛教甚为崇拜,一度献身佛门,吓得大臣赶紧以赎金赎回。

    这些佛门,有大量土地,却不纳税,影响不好。至于,道家,也是如此。要合理利用,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