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四章 潼关之战(上)

然,李建成并不知道,本来的历史,李世民在平定了王世充之后,更举办了一场更加盛大的“武功秀”,气焰更加的嚣张,也正是那时开始,李建成和李元吉开始联合起来,对抗李世民。

    在这个世界,恐怕李世民只举行了一场平定西秦帝国的武功秀,因为,河东失败了,平定王世充的不是他,如今更是面临隋军的大举入侵,自保尚是未知之数。

    “好了,四弟,这件事情以后再说!”李建成微微不悦,对于两个弟弟,他很是疼爱。可以说,他对李世民的用心不下李渊,毕竟他年纪大一些,处事沉稳,大唐立国之后,又帮着李渊处理政事,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至于四弟,这时年纪尚小,勇猛有余,沉稳不足,又没有多少打仗的经验,当初定杨军攻打太原之时,齐王就是丢盔卸甲的逃回了关中。如今让太子李建成带着齐王守潼关,就是想要互相弥补,要不然放眼大唐,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镇住李元吉。

    齐王李元吉听了大哥的话,就闭了嘴,在他的心中,另有计划。他自认为勇武不凡,觉得放眼天下,根本就找不到几个敌手,他又怎么会甘居人下?当初他从太原逃回,丢脸之极,虽然群臣不说,但李元吉能够看出群臣的鄙视之意,尤其是秦王一系的将领,对他呲之以鼻,让他很是不爽。

    李元吉的自尊心很强,就想要借着机会,表现一下。可惜,号称大唐“战神”的二哥,秦王李世民还是丢了河东,眼睛也被射瞎了一只,搞得人不人,鬼不鬼。李元吉觉得如果是自己弄成这副模样,他宁愿一头撞死算了,免得看见那只瞎眼,那种耻辱,生不如死啊。

    为了抢军功,在李渊准备让人镇守蓝田关,抵御隋军的时候,第一个就跳了出来,可是,李渊只是瞧了他一眼,只是摇头,反而是将秦王李世民从冯翊郡调出,由秦王李世民镇守蓝田关,至于冯翊郡,却是换成了庐江王李瑗,他齐王只能是跟随大哥,镇守潼关,压根就没有独立表现的机会。这让李元吉很是郁郁。

    “大哥,听说隋军早就在调兵遣将,为何还不不见踪影?”李元吉又说着。洛阳离潼关不远,因此李元吉才有疑惑。

    “或许是因为辅公祏的关系!”李建成说着。辅公祏奇迹般的斩杀了一直压在他头的杜伏威,进而牢牢的掌控了江淮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本来这对于大唐是好事,可是辅公祏却是忙着在丹阳建造宫殿,似乎打算称帝。

    “短视!”李建成的心中,给辅公祏下了定论。这个时候,正是一东一西,一南一北,打击隋军的时候,可是他却忙着称帝,就延误了最好的时机。如果关中不保,只靠着偏僻的吴越,又有什么大的作为?

    “隋军若是因为辅公祏的关系而不能出兵,那么武关的那支隋军岂不是孤军一支?”李元吉听了,心中就十分悔恨。来整部孤军深入,若是没有河东、潼关两路大军的支援,根本就无法支撑。并不便利的丹江通道,难以满足隋军的供给。

    “不一定,杨浩既然出奇兵攻下了武关,势必会从河东、潼关两路进攻,相互呼应。”李建成说着,虽然他的心中还有疑惑。

    “那为何隋军至今一点消息也无?”李元吉疑惑的问道。虽然有着辅公祏的原因,但李元吉绝对不会认为这是杨浩迟迟不进兵的原因。

    “哼,杨浩狡猾,非你想象!”李建成说着,心中却有着疑惑。这个疑惑,他一直以来,苦思不得其解。他当初与杨浩认识,时常打猎,时常游玩,可是并没有见过杨浩有什么奇思妙想,可是从各种渠道传回来的消息,河北造出的鞭炮、炸药,甚至还有蒙着铁皮的战舰,在这个时代,显得无比强大。虽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因素,但绝对大大的提升了隋军的实力!

    “大哥,难道是杨浩想要翻越秦岭,绕过潼关,直接攻打长安?”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