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一章 朝堂斗奸(四)

    天启说:“杨爱卿可奏来!”

    杨涟说:“臣有一弟新从洛阳来,他道,五月二十六日,洛阳福王派其伴读官和一指挥在汝阳等地收田租,引起民乱,地方官知县周化和县尉鲁国臣前去调解,见是因为福王将地租加五征收,周化说不该再加租,那伴读官就让人把周化和鲁国臣活活打死,洛阳梁中丞已经将那伴读官一行人都扣了下来,福王多次下令旨要人,并派兵包围了梁中丞的府衙,现在双方还在对峙。”

    天启皱着眉头问道:“据朕所知,大明祖制,藩王养赡地都在王府所在地附近,福王的田地怎么跑到汝阳了?”这些日子天启一直在张嫣陪伴下读阅大明的有关资料,所以知道一些。

    首辅叶向高出班道:“福王离京时向神宗爷索要四十万顷良田,皇上批下,地方官没法凑齐,拖了一年,才在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省给其凑出十三万三千顷,也多是千方百计从农民手里抠出来的,为此还引出多起民乱,造成数万流民。”

    天启一拍龙案:“岂有此理!我大明耕地才七百万顷,他一人就想要四十万顷,祖制规定的藩王养赡地不超过一万顷,在当时可以,现在百姓增加如是多,理应减少,你还与民争利,难道就不怕官逼民反吗?祖制岂可为一人所变,万民怎能为一人所害,皇帝心里只有自家子孙,还要天下百姓否?”

    王安轻轻碰了一下天启,他忽悠一下明白了,自己是朱由校的替身,那万历可是朱由校的爷爷呀,子不言父,何况是爷爷呐!他立即说:“福王之事,朕也知道一些,那时神祖爷已经病入膏肓,一应国事,已难再定,多是神祖爷身边太监矫旨而为,忠臣应该从治命,不从乱命,更应该想天下百姓,不应只顾自家!为维护皇祖爷的清誉,户部李爱卿听旨,朕命汝速查清各藩王所占田地数量,按祖制定下的一万顷减半核定,多余田地,一律收归国有,由户部统一管理。”

    两班立刻响起一片“万岁英明”的喊声。

    天启又对叶向高说:“叶爱卿代朕转告梁巡抚,打死我官员的凶徒,按大明律例法办,被害官员抚恤的一切费用,由福王府出,所死伤的官员情况附本报上,吏部给以嘉奖,准许子女承袭功名!”

    叶向高叩拜道:“臣代百姓叩谢天恩!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承宗、孙传庭、洪承畴三位爱卿听旨,朕命你们火速通知各兵备道,朕收缴土地其间,一律做好战斗准备,如有哪位藩王敢聚兵抗拒,朕将立刻出兵征剿!朕任命孙传庭为钦差大臣,速去洛阳处理王抚之争,福王如果还不遵旨意,汝可督催晋豫总督和周边兵备道军队即刻率兵进剿,有敢对抗天兵者,均为叛匪,一律格杀勿论,不得姑息!”

    孙传庭急忙跪地接旨:“臣领旨!”

    天启说:“三位孙爱卿下殿准备去吧,孙传庭今天必须动身!”

    天启见三人离开了朝堂,他一拍龙案:“周延儒,汝刚才说的怎么和众卿所说不符?你是怎么代朕巡狩的,是不是有意为福王粉饰?”

    周延儒吓得扑通一下跪到了丹墀之下:“臣决无那个意思,臣只是调查不细,请万岁处置!”

    天启立刻说:“朕派的是代朕巡狩的钦差,不是哪位王爷的保护神,周延儒巡狩不力,官降一级,调工部任主事!”

    周延儒忙谢恩回班。

    天启又说:“以民为本,历代君臣都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但一遇到实际,又都只护上意,忘记民心,为了监督君正官清,都察院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既要监督众臣工是否清正廉洁,是否实心办事,也要监督皇帝是否体恤百姓。朕任命杨涟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官居一品,左光斗为刑部尚书,官居一品,入阁参与国事,任御史范世济兼任顺天府知府。今后内阁会议应该有都察院大员列席参加,内阁一切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