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章 神秘的日记

    在火车有节奏的隆隆声中,丁毅仔细的阅读着小草父亲的日记。从里面记载的内容,丁毅惊讶的得知小草的父亲竟然是一名考古学家,名叫6丛义,这个名字在考古界内也是很有名的,丁毅不止一次在电视和各种媒体上听说过这个人。而这本日记则记载着他的许多经历,大多是遗迹勘察、陵寝挖掘之类的工作记录,也有些有趣的轶事,所以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成工作笔记更为恰当。这本日子的最后记载的是6丛义在云南腾冲一带勘察一处古墓的事情,与前面严谨的学术记录不同,在这个古墓的挖掘过程中似乎出了不少离奇的事情,而6丛义的记载也出现了许多思考性的文字,并参考了许多野史资料以试图对那些奇特现象做出解释。

    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考古队在九月来到腾冲郊外的昆巴客一带,这里本来是一大片潮湿的森林,一个月前有两名当地人在里面狩猎时遇到罕见的红蜂群,那是一种致命的毒蜂。两人被毒蜂追着四处奔逃,后来树木越来越少来到了一处三面封闭的峡谷,迫不得已只好跳进峡谷中一个水潭里。结果就在这个水潭里,两人居然现了一扇石门,他们用随身带的砍刀强行撬开了游进去,里面是一条通道,通道里的地势越来越高到后来就渐渐没水了。从通道口爬上去里面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只是一片漆黑看不清楚。这两个人倒还算厚道没敢继续前进,回去后就报告了当地政府。没多久,上面就派了6丛义的科考队过来,看是否有掘的必要。

    一开始倒还算顺利,那两人回来时沿途做了记号,带着科考队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峡谷。由于回去的路极其坎坷,6丛义的队伍就在峡谷里扎了几个营帐,然后就开始了工作。6丛义虽说是才华横溢,但尚只是四十刚出头的人,资历还不够老,所以只是科考队里的二号人物,带头的是一个叫王学平的老教授。科考队的人穿着潜水服进了那条通道,进了里面后打开淡光灯,现他们从通道进来后所在的巨大空间竟然是一个大殿,地面铺着方正的石砖,大殿的尽头有一扇高耸的六角尖顶石门,上面阴刻着许多怪异文字。这种文字有些类似于远古的象形文字又有些象苗文,科考队的人没有一个认识。当时6丛义主张先搞清楚这些文字的大概含义再进去,但王教授却认为一时半会没办法翻译出来,坚持先打开门进去勘察。从6丛义的语气看似乎那王教授和他有些不合,可能是出于学术上的纷争,或对于年轻的6丛义名声在他之上很有些不屑。总之科考队最后在石门下挖了个深坑,然后用千斤顶启开了沉重的石门。谁都没想到,里面竟然光线充足,仿佛换了个世界似的。只是那光线竟然是红色的,十分诡异,抬头一看,高耸的顶部镶嵌着密密麻麻的红色水晶,光线就是从这些水晶里投射进来的。这里面造的如同迷宫一般复杂,循着曲折的石道走去,不时出现一两个斗室,有些还停放着硕大的棺椁。显然,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墓葬群无疑。从里面的墓室、停放的棺椁数量来看,极有可能是某个王朝的皇家陵寝。

    王学平教授激动的带着队员越走越深入,一边还不停的讲解着。他推测这个庞大的墓**是以前云南史料上没有记载的一个统治王朝留下的,如果能证实这一点,那么他们不但现了古代遗迹,同时更掘了一段被深埋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将,他们的贡献将远远越现代所有的国内同行。而证实这一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到主棺所在的墓室,从这个陵寝的主人身上推断出他的身份。

    6丛义跟着队员们一起走着,心里却有些忐忑不安,总觉得刚才那扇石门上的文字似乎有些不对劲。

    陵寝的规模出所有人的预料,到了快傍晚的时候,里面的光线开始渐渐变弱了,科考队还是未能找到主棺所在的墓室,只好先暂时撤了出去。

    晚上6丛义躺在帐篷里,还在回忆着那似乎在哪里见过的文字,后来终于让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