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纪念碑

    此时元旦刚过,1979年到来了。这一年的元旦,同一天有三件大事,一是中央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是停止对金门的炮击;三是中美正式建交。

    刚完成一个艰巨项目的李思明,决定给自己放个假。

    陈诚和徐大帅两位会长大人又找上门来。

    “两位会长,是不是又要捐款,我其它的没有,工资还是有一点的。”李思明开玩笑道,他已经贡献了起码五次,奖状也不发一个,安慰一下自己。

    “阿明,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见钱眼开似的!”陈诚和徐大帅真的有点不好意思,他们确实从李思明身上“压榨”不少钱。

    “不会是你们良心发现,想请我吃饭,补偿一下我受伤的心吧?我也不麻烦你们,请我吃一顿烤鸭就行!”李思明笑道。两人一起找自己,一定是有求于自己。

    “阿明你不会这么狠吧!我们找你是有正事的!”陈诚说道。

    “怎么了?当了教授,就不认我这个‘兵团战友’了?”徐大帅笑道。

    “说的这么严重,有啥事,您们说,我洗耳恭听!”

    “那你跟着我们,以壮声势!”徐大帅拉着李思明直奔校外。

    “干什么,这么急!”李思明看到校外聚拢着上百号学生,都是知青联谊会的。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陈诚道。

    他们的目的地是**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那里早就挤满了人。在人群中,有一批皮肤黝黑衣着单薄的青年男女,一面皱巴巴的大旗在刺骨的寒风下迎风飞舞,一行醒目的大字写着:“云南农垦知青首批赴京请愿团”。他们正是孙昌在昆明郊外所遇到的那批知青。

    李思明明白了,这些人是知青,他们正为他们的返城之路而风尘仆仆地赶到首都。这种事情,陈诚和徐大帅两位曾经的红卫兵积极分子,是不会放过的,所以他们把李思明也拉了过来。

    这些来自亚热带边疆的男女知青,出发的时候,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这寒冷的北国,冻得瑟瑟发抖。李思明连忙脱下自己的外套,套在一位知青的身上,那位知青是这群人的总指挥。陈诚等人也纷纷脱下自己的衣服。

    “同志,谢谢你!”那人也不推脱。

    “没什么,几个月前我们也是知青,我们你们!”李思明一指身旁的众人道。陈诚和徐大帅早已将自己的旗帜亮了出来,上面写着:北大知青联谊会云南知青的请愿行动!

    这让这些从数千里的南疆远道而来的知青们,热泪盈眶。请愿团的知青受到鼓舞,打起精神,将自己的苦难的一一向围观的人群道来。一连两天,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和知青家长以及从全国各地回京过年的知青,纷纷赶到广场来声援去南知青,食品、饮料和御寒衣物堆成了小山。

    生命的泉流已经枯竭,

    青春的花朵已经凋谢;

    向苍天伸着朽坏的臂膀,

    向太阳索取最后的温暖。

    暴风卷走了仅有的黄叶,

    寒流带来了满天冰雪。

    像虫蛀进它干瘦的肌肉,

    安然地开始冬眠。

    它弯着布满皱纹的体躯,

    向着漫长的岁月,

    用颤抖的声音,

    诉说自己的苦难。

    ……

    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依然高大挺拔,这座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纪念碑,见证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李思明忽然想起了宁卫东,那个寂寞地躺在北方白桦林中的一位知青,此刻是否能够看到这里。那个酷爱读书,无比倔强并又内心脆弱的青年。如果还活着,他是否会后悔莫及?李思明曾在宁卫东的墓碑前许诺,要为他建个纪念碑,比眼前的这个还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