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五十一章 知识就是力量

能耗小功能更强大的优势。

    但是,硅晶圆具有的一个特性却限制了随意增加硅晶圆的尺寸,并且决定着成本的高低和规模经济的特性,那就是在晶圆生产过程中,离晶圆中心越远就越容易出现坏点。因此从硅晶圆中心向外扩展,坏点数呈上升趋势,这样我们就无法随心所欲地增大晶圆尺寸,而且这种良品率直接影响着成本和规模经济性。

    “怎么才有百分之五十?”李思明不禁这么问自己。这可不是他希望达到的一个指标,在他的愿望中如果能达到七成,那就不错了,但是这个五成的良品率让他无法满意。

    怎么办?只有凉拌了。李思明带领着六十名科研人员进行讨论和排查。

    “不管是设备、过程控制还是人员操作的问题,咱们把可能的原因都一一列出来,然后一个一个研究,这是排除法。除此之外,我看不出什么办法更合适。”李思明对着手下人说。

    于是人人开动脑筋,也是所谓的“头脑风暴法”:人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去思考可能出现的原因,然后先做加法,一一列了出来,结果列出一百零八条可能的原因。

    “一百零八,梁山好汉啊!”李思明看着案头这些可能出的问题,头皮有些发麻。与此同时,那位名叫梁山的香江电器公司仓储部的职工毫无来由地打了个响亮地喷嚏。

    排除法就是做减法,一个一个地排除,可以说这个办法很笨。但是却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工作方法。不过这个减法可不是很容易,当然李思明有自己一套的好习惯,他将所有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而他居中协调,统筹安排,这就加快了工作进度。

    郑英洁打来内线电话,说是有人找。

    “你是张同志?”李思明对着某位主动上门接洽业务的某电子厂的代表问道,第一个潜在的客户,李思明是极为重视的。

    “是的。我叫张德保,是四川宏光电子厂的一名副厂长。”张副厂长道。“听说你们在集成电路制造方面比较先进,所以我们厂领导派我过来洽商一下。”

    “噢。宏光电子厂的?欢迎啊!”李思明一听乐了。因为他岳父曾亲自打电话来,说是一位宏光电子厂地人要来参观。岳父介绍来的,怎么会是普通国营工厂地,看来这位张副厂长还是极为警惕的,军工厂当然要保密了,殊不知李思明早就这位地背景了解地一清二楚。

    这位张同志是军队某大三线工厂的一位干部,说主动其实也是李思明岳父在其中起着“幕后黑手”的作用。自从李思明的晶圆工厂开始建设之后。这位岳父就是三天两头一个电话,搅得他不厌其烦,皇帝不急太监急,李思明也只能在心中发泄不满。

    军队从来就不乏智慧之士,一项新的设计新的发明,如果不能大规模生产或者制造技术根本就不够用。那也是白搭。在电子产品上更是如此,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不够高,那么在一小块硅片上集成度就不够。要么实现不了强大的功能,要么就只能让产品地体积无限地增大----技术越高,越是能同样的一块硅片上加工更多的电子元件,这就是为什么现代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体积却没有增大的原因。而且在军事装备上更是如此,想像一下如果电子装备的体积过大,比如单兵通讯电台过大,机载雷达或者通讯设备过于庞大,那么在实用性上很显然太差强人意。

    客户就是上帝,李思明装聋作哑地十分客气领头这位张副所长参观了晶圆工厂,虽然在此前晶圆工厂只是试生产,一帮科研人员围着设备抓耳挠腮----没办法,一百零八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得分组去攻破它们,对于热爱工作地科研人员来说,这个抓耳挠腮的过程甚至比结果更让人着迷,为了让这位潜在的客户张副所长看到他希望看到地,生产线又一次重新启动,纤尘不染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