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九十三章 越南之行㈣

大乔木,如哨兵一样挺拔,似乎默默无闻地为英雄的战士守护着,抵挡着风雨的侵蚀。那青山热土依旧那么深沉,林间不知名地南国野花依旧在四周高大的灌木丛中顽强地绽放着,散发着淡淡地芬芳。小小的黄色或白色的花骨朵,也许没有庭院里的名贵花卉那么光彩夺目,但却从未因为四季地更替和风刮日晒。而放弃生长的权利,她们总生的顽强,长的热烈,然后绽放出奔放的生命之花,即使凋谢了,来年不需要精心护理,照样灿烂地盛开。

    天色已晚。李思明等人不得不放弃继续的打续。不得不就近下山,找到公路,搭车前往沙巴过夜。沙巴县城早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生机,那著名沙巴大教堂被修茸一新,早已经看不出她曾遭战火的洗礼,大街上也是人声鼎沸,看上去跟中国南方的小县城差不多。

    接下来的几天。李思明带着人在深山中不停地寻找着。尽管李思明等人当年都有详细地记述,但是战争年代还是太过匆忙,密林中植被很难分辨出各处的不同,相似的景致数不胜数。让人以为自己在原地绕圈。但是李思明等人却是精力十足,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位前军人对另一位军人的人道。让英雄的魂魄回归故里,让逝去的战友不再孤单寂霎。这也是李思明多年来的心愿,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急切。

    寻找战友遗体的工作,似乎很顺利,包括前期那位香港朋友寻找到几具,现在只剩下一个人没有找到了,那就是黑大个谢武。当年身负重伤已经无法移动的他,为了掩驴众人,他毅然独自留下掩护全队撤离。当时的对手正是越军特工第9营,李思明面前的这位中校以前所在的部队。

    “我们查找了当年所有的报告、记录,还询问了一些当事人,包括我地。说实话。这位贵军军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最后拉响了“光荣弹”还报销了我们几个人!”中校谈起往事。还心有余悸,“战斗结束后。有人奉命清理现场,尸体已经被炸成了几截,连同我军士兵的遗体一起被运后沙巴。但紧接不久,贵军就打了过来,至于最后的细节就无法得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没有抛尸野外。”

    中校还提供了一些当年一些报告。包括一些人刚写成的回忆报告,两位精通越语地助手仔细研究,并没有新发现。

    “李队长,这报告中,这位陵园阮姓的老职工。是当年最后接触遗体的人,我们是不是去当面了解一下?”助手建议道,“也许我们可能找到一些新的发现!”

    李思明将询问的目光转向中校。

    “悉听尊便!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下。”中校保证道,“这个人列在已经退休,就是沙巴本地人!”

    “那就拜托了!”李思明感激地说道。

    第二天,在中校的带领下,众人找到了这位阮姓老人。

    “哦,你们是中国人吧?”阮姓老人一见到这批人,就肯定地问道。“是因为那名中国战士来找我地吧?”

    老人说的是中国话。越南人当中年纪大一点的特别是北方人,许多人都会说中国话。只是在1945年之后。越南实行了拼音文字,以表明所谓的“民族性”。据说,现在又有越南学者提议恢复汉字的地位。甚至列为必修课,因为不懂汉字,就无法了解那些用汉字记录地历史书和家谱。

    “老先生,您怎么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刘国庆惊讶地问道。

    “今年有许多政府来的人问我当年的情况,你们几个这穿著一看就知道是从北方来的,这长相和气度就是不一样。”老人道。“真不明白。当年怎么就打起仗来了?”

    “老先生,能否请你再回忆一下当年的情况吗?”李思明问道。

    “行,当年。嗯,已经有不少年头了。”老人回忆道,“我说了,你们可不要太失望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