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11章 生财道

亲眼所见信息真实完全再加上看过那么多电视小说阴谋诡计没少见识又思考了许多时日才能有这样的结论分析得如此透彻。

    英王第一此听到这些细节信息一时之间很难想得周全更别说做出什么假设推理所以更加钦佩李系舟的谋略。

    英王忽然蹙眉道:“按道理来说耿镜是昭国名臣兵法韬略当世闻名就连邓将军都说过昭国只要有耿镜镇守桐城我军南下难如登天。耿镜为何用行刺的下策?”

    李系舟轻叹道:“所以李溪认为胜王殿下说的那番话不无道理行刺鲁元帅的刺客很有可能是我夏国埋在耿镜手下的暗桩。耿镜或许计划过烧船甚至还有别的奇袭办法为求稳妥不会只用行刺这一招。而结果显然事与愿违渡江船只安然无恙刺客所作所为都对我军有利耿镜万手准备死守桐城仍然城破兵败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李系舟顿了一下还是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卖弄起来他那半吊子的现代厚黑学理念“兵者诡道也。光明正大对阵沙场难分高下的事情往往只能不择手段才出奇效。倘若总是顾忌道德伦常讲什么天理正义不屑于用阴损毒计那只是图虚名的庸人畏畏尾少了成大事的魄力。”

    “兵者诡道也。”英王仔细品味着李侍读说的每一句话茅塞顿开震撼非常“依你所见我父皇此番下令南讨昭国蓄势已久暗中布局为达目的已经不择手段了?从调回魏克放任无能的鲁元帅胡闹那许多年迷惑昭国都是在为南征做准备?只待时机成熟指使暗桩行刺不惜重伤鲁元帅而获得完美的出兵借口顺利将军权过度给魏克。这样做不仅大大有利我军南方战局同时消弱了鲁氏在朝的势力一举两得可谓深谋远虑。”

    李系舟对朝政时局根本不了解听英王如此分析他就只有乖乖点头的份插不上嘴。

    英王却道李侍读早已想明此中关节点头对他赞许鼓励尊重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李侍读不恃才傲物给别人留有挥的空间如此品性怎能不让英王喜爱?

    英王的才华被旁人认同他欣喜之余不免为父皇担忧:“来日我夏国收复南方真相大白于天下恐怕那些自命君子的迂腐之辈会指责我父皇用卑鄙手段行不义之师平添杀戮。”

    李系舟不以为然道:“昭国原本就是我夏国领土的一部分夏国收复失地无可厚非。当今圣上英明贤能夏国百业兴旺国富民强;反观昭国皇帝年幼无知太后专权奸佞当道朝政混乱贤能离散民不聊生。如果南征灭昭就能让昭国治下百姓过上与夏国人一样的富足生活是为百姓谋福是民心所向又怎能称为不义之师?再者开战的真相尚未盖棺定论舆论需要引导。倘若是那位鲁元帅虽然领兵无能但忠勇仁义爱惜下属在刺客行刺之时奋不顾身为旁人挡剑才受伤昏迷刺客又招认是受命昭国来行刺真相又作何解呢?”

    李系舟信口胡说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他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诸如此类的借口和粉饰手段比比皆是荒唐乌龙的情节在各种肥皂剧里不断重演他耳濡目染随便闲扯两句在他看来很正常。当然这番前的言论再次撼动了英王的神经。

    古时信息闭塞书本能记载的东西很少英王虽然有才女宁浮萍教导毕竟见识有限真正议论时政的机会不多。英王此时已经对博学多才不墨守成规的李侍读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为自己身边能有这样的贤才而庆幸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到李侍读真心辅佐。

    李系舟见英王面露笑容看来是对他说的这段故事很满意于是贼心不死地开口索要礼物:“英王殿下桐城的故事说得差不多了何时打赏呢?”

    英王看李侍读一脸市侩模样与刚才淡定从容高谈阔论判若两人暗道李侍读这演戏的本事当真一流。正赶上他心情愉悦索性也扮作不学无术的主子态度戏谑道:“既然李侍读讨赏本王马虎不得你想要什么先说来听听。”

    李系舟心想要银子最实际可是拿着人家工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