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零七章 围城打援

然牧区经营了十余年,但由于马种被西夏人控制,吴璘防区养殖的马匹品质实在不怎么样,就算是这五万武装牧民所乘的战马,也都只能说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是,吴璘将他们用在了适当的位置上,就算骑的都是劣马,他们也一样可以建立不朽的功勋。这些马再怎么不好,也不至于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还追不上那些人困马乏的西夏败兵吧?就这样,吴璘再次展现出了当时顶尖名将的能力,以一百多人(没错,就是一百多人,都是被对方的弓箭射中了面部,因为两军根本没生正面交战,而西夏骑兵所用的短弓无力射穿吴璘部重步兵的“步人甲”,所以伤亡就这么多。至于武装牧民,由于都是在追击溃兵,所以伤亡也相当有限。)的微弱伤亡,取得了几乎全歼西夏十万骑兵的骄人战绩。而见到援军被宋军轻易击溃后,临洮城守将丧失了继续坚守的信心,打开城门向宋军投降。也即是说,宋军几乎是无损地吃掉了十五万西夏军队,这在宋朝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能够取得这样的大胜,赵军的帮助功不可没,在这一点上赵抗用人非常得当。选用郑南臣担任这支赵军的主帅并非完全因为这支赵军归他统属的原因,更是因为他曾是吴璘的部属,能够安心服从吴璘的领导,这样两军的配合便不容易出什么差池。而吴璘也正是从这个细节上感受到了赵抗的善意,才会在南宋朝廷并未出诏令的情况下,擅自对西夏用兵。

    这场胜利之后,赵宋联军利用西夏人士气低落的有利时机四面出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光复熙秦路全境。而随着郑南臣将关中地区移交给南宋官吏之后,吴璘已经非常满意,但郑南臣却传来了赵抗的口谕,“西夏人既已胆寒,望吴公鼓足余勇、再接再厉。”

    赵抗的言下之意很清楚,就是要吴璘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灭掉西夏。可是连当初那么强盛的大辽都没能成功灭夏,就吴璘手中这点兵力能办到吗?但不管怎么样,吴璘既已彻底投入赵抗的阵营,自然不会再蛇鼠两端,何况赵抗在军事上的卓越判断力他一向是很佩服,既然赵抗有这决心,就一定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