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礼节

    释义:

    礼节liji#233;

    [ourtesy;etiquette;eremoy]礼仪规矩

    教皇授职仪式上的礼节

    礼节甚倨。----《史记#83;廉颇蔺相如列传》

    仓廪实而知礼节。----《史记#83;货殖列传》

    此妇无礼节。----《玉台新咏#83;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相关文献:

    《礼记#83;儒行》:“礼节者,仁之貌也。”孔颖达疏:“言礼仪撙节是仁儒之外貌。”

    《管子#83;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汉书#83;董仲舒传》:“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

    南朝梁武帝《藉田》诗:“年丰廉让多,岁薄礼节少。”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乡党》一篇,皆圣人起居饮食之常,而弟子私记之,虽左右周旋,莫不中礼节。”

    明李贽《豫约#83;早晚礼仪》:“是故不许轻易出门,除人家拜望礼节与僧家无干,不必出门往看外。”

    礼节不容忽视的人生所需

    礼是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为规范。为什麼这麼说呢?有无礼节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人性使然),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各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人们相处不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

    个体,有礼节,守礼则文明,隆礼则相安而致治

    群体,无礼节,无礼则暴乱,悖礼则相争而致乱

    从上述分析可见,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

    礼节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现代人怎麼能不认真对待和学习?否则在社会上,免不了到处碰壁吃亏,届时悔之晚矣。因为我们相信没有人希望在无礼的行为背后引发的是七言八语,讪笑讥诮:「某人岂有此理、未曾受过教育、没有常识、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没见过场面、真讨厌、极可笑、远著他、少来往……」这一连串的名词,对你的前途,一切的一切,会产生何种影响?

    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要通达践履的。

    若我们能多点「克己复礼」的功夫,由自己本分做起,家庭做起,深信社会会更加安和、有礼的。

    中国人的《常礼举要》

    作者:李炳南教授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二)在校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五、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第1/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