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李煜

 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1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2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3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4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正如纳兰性德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

    -->>(第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