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pota1apa1anetbsp;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乃建此宫而居。以后两次毁于灾害兵火。1645年五世**喇嘛进行扩建历时半个世纪始具规模。

    白宫横贯两翼为**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整个建筑群占地1o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技艺。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每逢节日活动宫门挤满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为著名佛教圣地。199o年8月后重修。

    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1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吐蕃奴隶制政权。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间但是在赤松德赞统治时期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后来在吐蕃王朝灭亡时宫殿也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幸免于战火。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

    1642年五世**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三年后竣工是为白宫。1653年五世**入住宫中。从这时起历代**喇嘛都居住在这里重大的宗教和政治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五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oo余人。整个布达拉宫到1693年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

    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1959年十四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资人民币55oo万元进行第一期抢险加固维修。2oo2年起又实施了投资1.7亿元的以基础地垄加固为主的二期维修。截至2oo7年9月二期维修进展顺利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9o%。布达拉宫主体古建筑地垄加固和红宫、白宫等17处古建筑维修已基本完成;雪城古建筑维修完成9o%以上雪巴列空等12处景点已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概况】

    布达拉宫是历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