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仁爱兼施
朱元璋心里头对着李善长生出一丝埋怨来,朱元璋没有想到李善长居然连楚流烟的几句言辞都抵挡不住,败退了下来,反而转过来帮着楚流烟一同来说服自己释放徐达出来。
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朱元璋在心底暗自诋毁了李善长一句。
李善长自知有些辜负了朱元璋的所托,也不敢望着朱元璋,只是唯唯的退到了一旁,不再开口说话。
楚流烟心知这些吴国公心里头定然实在权衡眼下的局势,想要知道若是不将徐达释放出来,让徐达重掌旧部迎击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的话,自己这边到底还有几成的胜算,或者说是还能够抵抗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多久时间。
楚流烟也不开口多说什么,想要留给吴国公朱元璋好好的想明白利弊,推己及人的想一想,若是吴国公朱元璋不如此行事,恐怕日后就不能守住应天城了。
关于这一点,吴国公朱元璋也是心知肚明的,应为眼下的情势是自己手下最能够打仗的将领常遇春将军和汤和将军也都抵御不住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那么自然也就没有法子继续抵御汉军越来越威猛的攻势了。
倘若前方失守,最有可能的事情自然是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突破了应天军队的防线,攻打到了应天城之下,到了那个时候,防卫薄弱的应天城很有可能会玉石俱焚,到了那个时候,应天城中的军民都难逃覆灭的下场,朱元璋自然是不会允许这样子的情形生了。
不过朱元璋心中依然在忧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应天城外的数十万之众的滁州兵马到底会不会叛乱,若是真的将徐达给释放了出来,到底会生什么样子的情形,朱元璋心中还是毫无把握。
倘若滁州将领一怒之下,投靠了汉王陈友谅麾下,反过来和对方联手,反戈一击,事情可就不妙了。
应天城已然抽调了大部分的精锐跟随常遇春将军和汤和将军抗击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去了,留下来的防守大多是些老弱残兵,根本就没有办法抵御得住滁州兵马和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的汉军的联手一击。
这一点的见识,朱元璋还是有的,朱元璋最为担心的还是此事。
不过无论如何,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抵御住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对于常遇春和汤和的攻击,若是常遇春和汤和两位将军战败归来,逃入城中,那么整座应天城之中的军民只好坐以待毙了。
看透了这一点,朱元璋也觉得不得不考虑释放徐达之事,常遇春倘若战败,必然对于军中的士气是一大打击。
不管这么说,这些年来常遇春跟着自己南征北战,打过了不好硬仗血战,可是几乎没有尝过败绩,以至于后来敌军一旦看见了常遇春的旗帜,便望风披靡,溃败逃散。
常遇春大将军常胜将军的名号也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战斗之中,越叫越响亮,最后几乎成了应天军中一个不可战胜的标志性的人物。
更为可怕的是常遇春不但作战勇猛,而且有杀降的嗜好,接连坑杀了许多敌军,使得敌军一闻常遇春的名号就如听闻了恶魔的名号一般,颤栗不已,恐惧异常。
如此一来,常遇春自然是威名远播了。也有不服之人打上门来,不过在和常遇春率领的军队战过之后,自然也就心服口服了。
常遇春的名头越来越响,自然很快就盖过了应天军中的徐达将领。
不过军中依然还是有人可以与常遇春抗衡,徐达智略深远,带兵作战也颇有一套,麾下的将士也皆为出色,每每遇到战阵,无不出奇制胜。
军中之人若是投到了常遇春的部下,虽然是拼死力战,也能博取功名,不过终究要看个人的本事。
若是投到了徐达将军的麾下,只要听从了徐达将军的命令,就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还不必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