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章 归来

这里面可能有令人非议作呕的“同僚相互庇护”牵涉其中。但提督就是提督,兵力就是兵力,此刻对杨来说,必须要做到能够有足够的度量,来充分利用这个人。

    这一回,杨的对手并不是罗严克拉姆公爵莱因哈特本人。这时候的莱因哈特,必须每天专心于国政。换个角度说,也是因为他不需要亲自出马上战场。这一次的战役对他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对同盟军的一种试探,如果能获胜的话算是走运,甚至不能称之为审慎的出兵。

    去年,罗严克拉姆公爵(那时候还只是伯爵)之所以进攻到亚斯提星域来,不仅仅是因为完成了各个击破的战术,还因为伊谢尔伦要塞在帝国的手中。正因为拥有完善的补给与后方支援的机能,莱因哈特才能安心无后顾之忧地深入敌方的领地。

    此外,在同一年内,莱因哈特之所以在亚姆立札会战中大获全胜。就是因为破坏了同盟军的补给能力,并且将该事实作最大限度利用的结果。

    莱因哈特的战法极其的壮大,极其的耀眼夺目,旁人看来仿佛是在演出一场超物理性的魔法似地,令人目不暇给。但事实上绝非如此,在他身为一个战术家,不,更贴切地说应该是身为一个战略家的同时,在他到达战场以前,绝对是早已完成了各项获取胜利所必须的准备。

    莱因哈特过去的每一次战绩,无论是如何地辉煌,如何地神乎其技、异想天开,但追根究底看来,其道理就在于逻辑理论与实际整合性的一贯,已进一步成为战略的保障。

    莱因哈特是一名“轻易获胜”的男子,正因为如此,连杨也衷心认同他的伟大之处。所谓“轻易获胜”,所指的是将获胜所需的条件准备妥当,将己方所可能遭受的损失减至最低,然后轻轻松松地获得胜利。大概只有将人命视为无限资源的愚劣军人和草菅人命的当权者,才会不给予莱因哈特极高的评价。

    在莱因哈特的旗下,有众多的名将云集,正因为他有着如此过人之处,才能吸引这些人才陆陆续续加入他的阵营。而杨有机会得以直接与之会面相识的则仅有齐格飞·吉尔菲艾斯一人……当初获知他已不幸身亡的消息时,杨感受到一阵锥心的刺痛,仿佛失去了一位多年的好友。如果他还活着的话,或许可以成为帝国新体制与同盟之间的桥梁吧!杨不无感慨地如此想着。

    菲列特利加仿佛感应到杨内心思绪般地问起了有关莱因哈特的事情。“罗严克拉姆公爵会杀死皇帝吗?”“不,我想不会。”“不过,罗严克拉姆公爵想要篡夺皇位的意图非常明显,而皇帝对他来说,岂不成了一种障碍吗?”“历史上篡位的人不计其数,任何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不是侵略者就是篡位者。难道每一个篡位的人在篡夺成功之后,都将先朝皇帝杀害吗?绝非如此,反倒是将之视为贵族而倍加照顾的例子多处可见,而在这种情况下,旧王朝又将新王朝压制下来而复兴的例子,从古至今,均未曾有过。”

    有一位古代王朝的创始者,虽是以强迫前王朝的幼帝让位给自己的形式达到篡夺皇位的目的,但之后,则给予先朝皇帝各种特权并加以礼遇,在自己临终的时候,更特别留下遗言,要后代继承者立下约定,不得忽略对前王朝血统传人的照料。而该王朝终其几代,这项约定一直被执行着。这位创始者事实上可说是非常聪明的,因为他早已洞察到对于败者给予宽厚的待遇,不但可以获得人心,而且就权力体制而言,处于衰弱状态下的旧王朝嫡传者和旧臣,将因受到贵族般的礼遇,而减轻对新王朝敌视的心理,而最后终会消声匿迹。(注:宋太祖赵匡胤在黄袍加身之前,原是五代十国中后周柴氏的大将,成了皇帝后,对柴氏后人照顾有加,世袭王侯,在宋朝,柴姓是仅次于赵姓的贵族大姓.)

    就莱因哈特对门阀贵族势力所采取的政略和战略两方面的措施而言,虽然看来似

    -->>(第2/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