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 再上征途7

杨炎送过贺礼,怎么今天来拜访杨沂中呢?

    以前杨炎每次和杨沂中谈论岳飞的事,杨沂中都语焉不详,也令杨炎颇为不解,他知道中兴诸将之中,杨沂中和张俊关系最好,而张俊正是当年伙同秦桧诬陷岳飞的人之一,杨炎甚至有些怀疑,难道这其中还有杨沂中的份吗?

    杨沂中沉吟了片刻,对杨炎道:“子昊,你去请他进来吧,我在正堂见他。”

    杨炎点点头,起身跟着杨安出去,来到外面,只见岳震正在门房中等候,身边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大约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相貌相似,显然是一母同胞,大概是岳震的子侄。

    岳震显然没有想到杨炎会亲自出来迎接,要知道杨炎现在官居镇南军承宣使,受任两路制置使,又是当朝驸马,而自己的朝奉大夫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的文官,而且现在还是在闲置中,跟本不能和杨炎相比,慌忙起身施礼道:“杨驸马,一向可好。”

    杨炎也回礼道:“岳大人,我爷爷正在正堂等你,请进来说话。”

    岳震随着杨炎来到正堂,杨沂中己在正中就座,岳震忙给杨沂中下拜,跟着进来的那对少年男女也跪下施礼。

    杨沂中忙道:“东卿(岳震字东卿),不必多礼了。”又叫杨炎道:“快扶他起来。”

    杨炎忙去扶岳震,道:“岳大人,请起。”

    岳震起身才道:“多年不见,世伯的风彩还是依如往昔。”

    杨沂中挥了挥手,道:“东卿,这些年来你们一家过得还好吧。”

    岳震道:“托世伯的福,母亲己领家人都定居江州,过得到是安闲,只是我们兄弟三人在朝为官,四外奔波,不能时时在她老人家膝下尽孝。”

    杨沂中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那就好,那就好,当年我……”

    岳震忙道:“当年的事情就不用在提了,那时世伯也是受朝廷差遣,身不由己。不必记挂在心上。”

    杨炎听得有些明白,似乎杨沂中是真的参与了岳飞的冤案?

    杨沂中见他面露疑惑不解,知道他心里,道:“子昊,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压了二十几年,正好今天东卿也在这里,就说给你听吧。”

    原来绍兴十一年九月间岳飞被解除兵权之后,便在江州定居。期间,秦桧暗中将岳飞的爱将张宪和长子岳云下狱,诬陷其受岳飞指使,有谋反之意。而赵构也十分配合的下诏,调岳飞入临安对证。而奉命去江州传宣岳飞的正是杨沂中。

    当时岳飞隐约已听到一些风声,但杨沂中当即来到岳飞府邸,岳飞仍像平素一样地接待了杨沂中,笑曰:“十哥,汝来何为?”

    杨沂中相当尴尬,只好道:“无事,叫哥哥。只因张宪、岳云系狱的事,还需要哥哥到朝廷去对证一下。”

    岳飞说:“我看汝今日来,意思不好。”说完,就抽身回里屋去了。杨沂中等候了一会,只见一个小侍婢捧出一杯酒来。杨沂中觉得有点蹊跷,岳飞是否会在里屋自杀,并使自己同归于尽呢?他踌躇片刻,观察动静,最后明白自己不过是胡乱猜测,于是把酒一饮而尽。正好岳飞随后出来,见他喝了酒,道:“此酒无药,我今日方见汝是真兄弟,我为汝往。”

    随后岳飞即随杨沂中到临安,但一到临安立刻被下狱,直至年底,由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雲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岳飞、张宪家属,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月具存亡闻奏。编配人并岳飞家属并令杨沂中、俞俟,其张宪家属令王贵、汪叔詹多差得力人兵防送前去,不得一并上路。”

    虽然杨沂中只是奉旨行事,但毕竟是由他将岳飞从江州带回临安,又是岳云和张宪的监斩官,因此多年以来也不能释怀,对杨炎也不愿多谈岳飞的事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