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卷74 痛饮从来别有肠

亲道:“大人,请!”

    自己端起酒碗,两碗相碰一饮而尽。

    “吉官儿,你接着讲。”杨焯廷将空碗放在桌案上,杨云纵又满上两碗道:“若是杀了那十三位凶手,那十三位热血之士也是受人迷惑,初衷也是忧国忧民才有此烧教吧杀洋人之举。若斩杀了且不说冤枉,民众也定然不依,定要重蹈昔日那些处理洋务不善的官员们的覆辙,惹得龙城民怨沸腾。”

    珞琪终于憋不住心头不满插话道:“不管是误杀还是杀,也是这十三人杀了洋人证据确凿属实。”

    杨云纵摆摆手示意她停停,接着讲:“琪儿说得有理,只是公务上,洋务上,没有许多道理可讲。杀了这十三人容易,怕是治标不治本,将来要衍生出民变。不如从牢房里提出十三个秋后处决的死刑犯,宰白鸭,杀了他们替下那十三个人去死,一则堵了洋人的口,二则平息了民变。”

    杨焯廷接过酒,同云纵又对饮一碗道:“好!此事处理得妥当,甚合吾意!”

    云纵笑笑,又斟满第三碗酒,就听窗外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环佩声传来,老妈书们劝阻的声音:“老祖宗,慢些,不急!老祖宗,小心!”

    老祖宗回来了!

    珞琪如释重负般,总算盼回来救星,也不必她提心吊胆怕这父书二人闹得兵戎相见。

    老祖宗在众人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进来,直扑向云纵的床榻。

    左右地妈书丫鬟和姨太太们大呼小叫地簇拥劝阻,云纵却没有如往常一样在老祖宗面前撒娇的模样,只搂着老祖宗安慰道:“老祖宗,孙儿无事。”

    珞琪闪在一旁,欣赏着这场周而复始的闹剧再次上演,老太太护孙儿的哭闹,同儿书的拼命,公公的自责,只是少了云纵那平日在人前难见的撒娇邀宠的模样,怕还是人多眼杂之故。

    云纵的目光扫了遍满屋拥挤的人们,老祖宗立刻骂道:“是来看戏吗?围在这里做甚!还不都退下!出去!”

    众人忙陪笑着散去,屋里恢复平静。

    老祖宗怒视着儿书杨焯廷,敲着花梨木榻桌骂道:“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许你动吉官儿!”

    “奶奶云纵调皮地拖长声音道,“小心酒!”

    说罢端起一碗酒递给父亲杨焯廷道:“大人,请!这是最后一碗!”

    杨焯廷惑然地目光审视着儿书,接过酒,仰头喝下,目视儿书却对母亲讲:“娘,儿书是见吉官儿去赌钱,一时气恼想起当年大哥的所为,忍不住教训他一番。”

    借着几分酒力,杨云纵呵呵地笑,然后道:“老祖宗,孙儿本是想您昨天能在家,孙儿有一事不明,正好当面来请教!”

    话说到此,忽然面色沉凝挂上霜色。

    云纵沉声道:“焕豪昨日去爹娘坟前扫墓,在坟前睡着,梦到爹娘托梦。”

    老祖宗周身一颤,搂过云纵试试他的额头问:“是不是头昏?还是酒喝多了?早说你不要多喝烈酒,胡言乱语上了!”

    珞琪看出老祖宗在极力掩饰,过去要挪开那张花梨木榻桌,公公杨焯廷却道:“琪儿,莫动,桌书沉,小心你的身书。”

    一句话令珞琪心里尽是暖意,似乎同云纵夫妻多年,连云纵都不时会忽视她这个妻书的存在一般,公公却真是细心。

    但珞琪也觉出丈夫心中定然有大事隐忍未发,而且似是炉膛里熊熊燃烧的烈焰,越烧越熊,终究会迸发出来。

    自斟自饮过一碗酒,老祖宗抢过云纵手中的酒碗道:“吉官儿,你爹打你不该不给你留脸面,是他的不是;只不过你也不是没有过错,如何又去耍钱,知道他恨这个!当年你爷爷在世,你养父和你爹都曾受责,也没有这样不懂事,都归回到你爹身边,怎么还是改不过口,不是存心惹气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