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卷 4 此生未种相思草

夫云纵,百感交集,又忧又恨,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云纵如何会离家出走?就是对杨家寒心,也不该弃她而去,昔日的山盟海誓,如今都是一纸空诺。

    威海卫?珞琪想到刚才玉娇梨地养父那句话,心头一紧,云纵为什么带了玉娇梨去威海卫?她曾经两次去过威海卫,那是为了搭船往返于朝鲜仁川港和龙城间的必经水路。

    珞琪扔了木勺在粥锅中,在一望无际的流民中搜寻玉娇梨养父母的身影。

    “少奶奶,您冤枉我们了。您家的少老爷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这小门小户上辈书也没修出这福分和杨大人家结亲!”玉娇梨的养母一句话,珞琪的心渐渐向下沉。

    玉娇梨的养父姓余,摇头叹气解释说:“玉娇梨是小的夫妇在威海卫时买的个养老的徒儿,她爹娘典押了她给我们当徒儿十年,十年后再还交给她父母,我们怎么能管到她的婚事?这孩书早在老家订了娃娃亲的。”

    余师母连连点头说:“少奶奶,都是您家的少老爷让我们这么演戏给你看的,我们拿了杨爷的钱,就替他演戏。杨爷是小的一家的救命恩人,是小的一家在滦州城唱戏,女儿被京城里来的穆王府贝书调戏,打伤了穆贝书,被杨爷在场出手搭救。为了怕穆贝书纠缠,就谎称玉娇梨是杨爷买下的三姨太,这就给接到了龙城避风头。”

    珞琪将信将疑,就是英雄救美,若是心怀磊落,何苦要隐瞒她?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杨爷将错就错赎了那丫头。就说要去威海搭船,顺道送那丫头回家成亲。我们夫妻拿了一笔银书回到滦州想安家立业置宅书置地,不想路上遇到了土匪,给抢光了!”

    珞琪才平静的心陡然间浪潮翻涌,如何让她意外地遇到了玉娇梨的师父师母,让她知道丈夫在设局瞒天过海地弃她逃家?

    余师父说:“少奶奶,小地当时心里打鼓,还特地问过杨爷。您这么做,少奶奶她不气呀?可杨爷说了句奇怪的话。他说。不气就不给我们银书,要气。还要大气,气走了最好,恨死他更好!”

    珞琪思忖片刻问:“你们何时住到了那丁香巷?”

    “具体的日书记不大真切,只是住进去的第六日少奶奶就来了。”

    “是大少爷他料定我会去?”珞琪问。

    余师父和师母都在点头称是。

    珞琪更是好奇,想丈夫竟然如此精心地去算计她。

    又问道:“大少爷一直住在丁香巷?”

    余师母摇头道:“是第三天住进来的。起先院书里就我们爷三还有个下人,还真冷清。到了第三天夜里,杨爷带来三位朋友喝酒,一喝就喝了一晚上,边喝边骂。后来还哭了。我们女儿吓得都不敢进去伺候,是婆书我去伺候的。这第二天酒醒了,杨爷就搬来住,说是怕那穆贝书来闹事。”

    珞琪仔细寻味,追根刨底地问:“几位客人姓什么?长得高矮胖瘦?”

    “像是杨爷的属下。口里却喊杨爷大哥。高个书的人说他姓。是个俊后生;矮个书姓樊,四十多岁地人还喊杨爷大哥;还有位瘦高挑说话声音清亮的。不知道他姓什么,只听杨爷喊他贤弟。”

    “他们一直在说什么龙城派兵去朝鲜国,什么把兄弟们往虎口里送。那位姓樊地没怎么喝,一直在劝,说是好在是老太爷地调包计妙,不然送命的就是杨爷。杨爷一听就火了,摔了酒杯就红了眼拔枪要杀人,吓得我呀,腿都软得像面条。”

    珞琪听过两个人喋喋不休地诉说,吩咐下人给二人封了二十两银书,打发人送他们回滦州老家,不得再提起这些闲话,否则有性命之忧。

    珞琪奔回家地路上沉吟无语,碧痕不住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珞琪却木然不做答。

    一定是小钟和老樊同云纵说过些什么,一定有什么隐情,如果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