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七章:与邓陵子论学(二)

  刘羲也作学说?这可稀奇,嬴山,玄奇,邓陵子都注意起来。所谓学说,不是你说有学就有学的,也不是说你写篇文章就可以说自己是什么家什么派的。在电视剧《新大秦帝国》里面,慎子向申子介绍卫鞅,说法家三派,这里法家是一家,而派是这一家里的分支学派。申子对此无视,说你就写了一两篇的时文,就可以成家成派了吗?但慎子不以为然,他指出,卫鞅是提倡法治的,申子是提倡术治的,慎子是提倡势治的,三者都是法家,但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当时慎子自己已经是公认的一家学者大师了,他自然的定义承认申子和卫鞅都有和自己并立的地位。这里是指在学术上。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所谓成家成派,主要不是看你有什么文章,也不是看你写了什么狗屁的东西,而是要看你的学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主张,有什么特点,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儒家,孔老二并没有治什么学说文章,所谓《论语》其实只是他的学子七拼八凑的一些玩意,除了孔老二关于人生经验上还有点可取之处,其余的都是一些垃圾,无外乎拿别人的东西说是自己的,大谈复古,为什么说复古?因为孔二爷没有自己的学说,他屁都不懂,没有创造力,他只能看到前人的东西,并且觉得前人的东西好,于是他就用了拿来主义,说这样好,我们要学习古礼,要复古,就是这样,莫名其妙的,这走了狗屎运的家伙成了一家学派的祖师爷。当孔子游学到了齐国的时候,骗了很多人,连齐恒公都信了,可管仲一针见血的说了,不行,儒家说的好听,但尽是空言,屁都没用,最后孔二爷就没有得到重用。

    到了后世,那些所谓的大儒把儒学唯一有点用的东西都剔走了,可儒学一样有一大批的傻b信。而现在的儒学总算是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玩意,可一样,它的根性还是虚言空言,也就是说没用。有一个朋友说我骂儒学太过了,建议我多看看儒学的东西,他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帮助我对儒学改观。但现实就是这样,儒学这种东西永远不要多看,你越看越觉得有道理,不知不觉的就把你绕进去了。永远不要被外面的光华迷住,黄金包得再漂亮,里面也一样是屎!

    要说治学,你得先有自己的东西,是与众不同的东西!法家就是法家,一听就知道法家是干什么的。兵家就是兵家,这也是一样不要解释的。

    那刘羲要提什么学说?

    邓陵子面色冷峻道:“邓陵子不才,不知道天下还有一派新学问世,现在恰逢其会,正好领教一下大人的新学。”新就是不足,稚嫩,邓陵子这是在暗示刘羲的学说如果不行就不要说了,拿出来丢脸。

    刘羲的目光却空洞了起来,喃喃道:“我之一学还没有起一个好名儿,但我有意为此学说立一大教!传我教义,让世人知道真实真相!”

    邓陵子道:“以学派立教,未尝闻也!”以教派来说,一般是要信奉一个神明的,比如说南方的巫教,其实就是信奉东皇大帝的。不过这很奇怪,想也是让人奇怪,不知怎么回事,巫人竟然信妖皇的大帝!但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刘羲回过神来,道:“因为我信奉的是天理,天道,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便是我学派的道,我教中的义。天下有大道,大道有规则,这个规则其实简单,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你看春秋百国,现在还剩下几个了?强者吞食弱者,弱者吃更弱的,就是如此。你墨家有知天命一说,可天意如刀,天意无情,当弱者灭,天意不会仁善之心而助救之,你墨家孟胜已经用自己百条性命的惨事说明了此点。是以我之学说就是自强之道,做人先自强,强而去吞弱,你们可能觉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一法则过于残忍,但弱却非是不能变强,我东骑前身是东夷,整个东海都是我东夷之地,可东夷没落,因为我们弱了,所以才会如此。现在我行自强之道,是以我东骑必将要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