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七章:断后

儿了,但我们追不上,我们停下来,但就他们这个样子看来,他们绝对有足够的箭支把我们射死光,我们只能回去!”

    牛五难得说了一句聪明话:“只怕他们不会让我们这么容易的走!”

    他说对了,刘羲引领着骑兵上前,他们一直慢腾腾的,虽然开了几回弓,但体力仍是很足。刘羲一指对面,笑道:“谁上前说一声?”息虎道:“我来!”

    他拍马上前,在一箭的距离里,其实这个时候义渠并没有箭支射人,但小心还是必要的。

    “对面的牛顽听了,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牛五吃惊道:“那瓜子说什么?他竟然要我们投降?他们多少人,我们多少人?”

    “只怕他们说的是真的,如果我们不走,那就真完了!”牛七这样说着,他也是没有办法,往常两军对敌,再怎么着,也要打吧,可是现在这样的,却是对方不来拼,两军大战,只有对方打到他们,可义渠兵却是打不到对方,这种仗是最窝囊的。

    如果是面对面的打,义渠人一定不怕,他们会勇敢的冲上去,两边对杀。可是话说回来,一边的光挨揍,这却是让人吃不消。这种打法,对于古代军队来说,那士气的影响可是最大的。现在的义渠军已经全然消了战意,他们只想着回泾北城。

    “好!”牛五差点没有哭出来。一切太不如人意了,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战斗会成了这样子。这就是古代战争的一个弊端了。现代战争中,由于战斗的通讯作用,军队的运行非常灵活,一支军队可以拆散了分布到左右去和敌人进行战斗,比如三大战役,这里面的辽沈战役里,解放军也好,国民党军也罢,两支军队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支支部队,乱穿在一起,但最后,却是解放军成功打败了敌人。

    淮海战役也是一样,当时解放军人少,他们的战术就是以灵活的机动力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国民党军的部分兵力,从而完成兵力的优势对比,最后取得了胜利。

    而在古代,一支军队**去,通常,全军上下都只听一个人的话,也就是说,如果那个人不在了,军队就可以瓦解。另一个方面,由于军队如此,所以也就不可能做到大规模的分兵。甚至有了自古兵家以分兵为军事上的大忌的理论!比如说现在,对付东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军队分散开来,这样的话反而可以向刘羲进攻,而对敌人的优势兵力,刘羲没有办法,他的人少,死不起,只能走人,弓箭不可能散乱的射击。

    到了那时,义渠军可进可退,想怎么样都可以。但问题在于,这里领兵的就是牛五和牛七,这两个人的兵力对比又不一样,牛五不想分兵,牛七想要分兵,而他却不得不听命于牛五,这就是义渠军最大的悲哀。一场战斗,结果就变得这样可笑。这里面固然有东骑军先进的骑兵战法。另一方面是义渠军落后的军事组织。他们没有正规的组织,打起来主要也就是一个乱,打胜了自然是好,打败了也同样是麻烦。这就是义渠人的悲哀,他们在战争中学习,可悲哀的是,他们学习的还不够!

    义渠兵开始后撤了,但这种事怎么可能让刘羲放过。他大手一指,道:“杀!日出东骑,唯我不败!”众东骑兵高兴起来,他们先给大弩上了新一批次的箭,然后再把弓备好,道:“日出东骑,唯我不败!日出东骑,唯我不败!”

    这个口号太响了,士兵们都喜欢,仗打到了现在,除了胳膊有点涨,他们并没有付出太多,零伤亡,这世上的战争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百骑兵隆隆地奔踏着,转眼就追上去了,他们在后面飞快的射箭,并且适度的追上去,用兵器斩杀落到后面的士兵!

    “不行,一定要留一支兵马断后,不然给这样缠住,我们就走不了了!”牛七道:“五爷,你必须下令,让大军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