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六十九章:对局谈心话北秦

好色,却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做尽了人间的坏事还要别人夸他们。要别人遵守道德,自己连儿媳妇也不放过。老到七十娶十三,还要美其名曰:一树梨花压海棠。但也由于此,可以看出,儒学用来利用骗人是最好的。甘龙沉思一下,道:“若要学文,当学《尚书》。”这也是一个必然。

    就目前来说,儒家有《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可对于秦国来说,这里面可以学的就太少了。《诗经》、《乐经》、《仪礼》,一者诗焉,一者礼也,一者乐乎,三学都不是秦国所慕的。秦国有自己的秦腔,有自己的俚歌,不慕山东的那些多以浮华见长的诗歌和繁杂的礼仪。六经一下子就去除了三经。《周易》人所共知,太深了,一般人哪看得懂!就说是《春秋》,也不是孔子写的,他做的和姜子牙一样,把鲁国的国史修一下子,就成了他的学术思想,当真是欺天大盗!这和现在某个人把《红楼梦》拿出来用白话文写一遍说这是他的作品一样。真有人这样做,你能说《红楼梦》是他写的么?如此一来,也就只剩下一门学术可以学习了,那就是《尚书》。

    《尚书》原称《书》,一直到了到汉代时才改称为《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在这里是为了写作方便所以在此就叫《尚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由于《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所以在这里来说,是最适合历代帝王世家一定要学习的东西。甘龙要教时文,也就只能教这个东西了。

    公孙贾微笑合袖成揖道:“我大秦后君贤明有望,公孙贾在这里多谢老太师了!”甘龙道:“唉……此份内之事,何谢之有!”他若有若无的看了公孙贾一眼道:“老夫老矣,只能纵横在这方寸之间,能有心力教导太子一二,老夫还要谢太子傅给这个机会呢,只是太子傅……今未及四十吧……”公孙贾的脸上肌肉跳了两下。甘龙道:“正壮年也,何以也如此!”公孙贾道:“能教导太子成材,吾心足矣!”甘龙微微笑道:“那却也是,若太子早登大位,朝堂之上,必有你立足之地,便是坐上老夫之位,也非是并无可能,但是……”但是要等多久?十年,二十年,这是一个难想的问题,问这个问题等于是在问现在的秦公也就是嬴渠梁会什么时候死!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秦公重用的是卫鞅、景监、车英等人,如公孙贾、甘龙、杜挚却是给排斥在外了!现在公孙贾也算是抱上了太子的腿,可是太子还太小,秦公更是年青,才二十多三十未到,想等到秦公的死,就算秦公五六十死,那时公孙贾又当多大岁了?

    以大好的青春壮年,如此的付之于流水,叫公孙贾如何肯甘心!坦白说公孙贾都想过投北秦伯去。但问题在于多方面的,一是北秦伯在上次对公孙贾很冷淡,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渴求;二来公孙贾在秦国也非是一日,已经有了基业地位,放弃现在的一切去投北秦伯,如何肯甘心?三者最是简单,北秦之国没有贵族,更不会有封地,北秦的官员都是拿固定的薪俸,到北秦去拿那基本上的固定的公薪,却不是公孙贾想要的,感觉那太不踏实了。

    “对了……”不想着这种不快的事,公孙贾转移了话题,道:“今年岁丰,我国府之收入定然是再次大收。”甘龙道:“话虽如此,只是……”公孙贾明白,甘龙损失了很多的地产。原本甘氏的主要收入是地里,但是现在的甘氏收入,已经有一小部分成了北秦给出的红利!过去,北秦给出的钱是甘氏的一小部分,属于锦上添花,但现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