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八十四章:沙盘推演

仅打算要组建一支纯武器的大军,还要不断的更新换代。一支支的小旗子插在沙盘上,把双方的军事对比标刻的鲜明无比。陈麻道:“君伯,有了那批马,我们就可以再组一个千人骑,末将有八千兵,就可以让赵军好看了!”北秦伯摇了摇头,他不同意:“那不是马!”

    “不是马?”陈麻吃了一惊:“不骑马,何以为骑?”北秦伯笑了,道:“你们太忘本了,你们忘了我们北秦是怎么家的吗?我们第一个对手是义渠族,我们的义渠人从前可是骑牛打仗的!这一批是我们专门驯养的战牛!”在这里,北秦伯不得不佩服一下义渠人。义渠,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哪怕仅仅是这个部族的才能只是表现在牛的身上。众所周知,牛是由原牛驯化来的,野牛不要说了,性情粗暴,喜欢战斗,非洲水牛杀的人比其它任何一种动物都要多。更何况是野牛呢。但是牛一经驯化,就会变得性情温和,成了人人都喜欢的一种大型家畜。指望这样的牛打仗,怕也就是摆田单的火牛阵。那样的话,一来北秦伯不想这样浪费牛,二来也不想对于牛这种动物做这么不仁道的事。北秦伯一向觉得在所有动物里,人是最低下的,北秦伯对树好,对牛羊好,但他对人却并不好,要他如此残忍的对待不是食用的牛,他真是下不去这个手,相反,他却可以兴致勃勃的去虐杀一个人。

    不过好在的是,义渠人偏偏有一种法子,可以驯养一种战牛,这种牛是一种原牛,义渠人把原牛养着,等到原牛生下了强壮的小牛,就拉走,把它们训练成可以骑乘的战牛,这也是义渠明明有着上万多头的牛,可是真正的牛骑却并不多,而在那不多的牛骑里,白牛更少了。义渠人相信,白牛的战力最强大,所以他们选牛尚白。这也是一经成了白牛兵,就会把牛弄成白色的原因。现在北秦伯又加了一些训练之法,比如给牛吃好的东西,在它们的食物里还要加上一定的血食。这些血食会让牛们保持一定的野性,战斗时更加的疯狂。看过斗牛表演的都知道,牛冲撞起来,那叫一个狠,百死向前,不折不挠,除非身死。

    北秦伯一直不想拿马去冲撞,加上马有着难以负重的原因。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重骑,但是最后还是消失了,每次出现这种重骑,有一个两三千的已经是了不起到家了,就是因为这种骑兵消耗的钱那叫一个离谱,贵得出奇。随着中国马种的退化,马小,马矮,自然是不可能如同西方的那些大马一样负重了,所以西方展出了重甲骑,而东方最后却是没有。到了清朝的时候,伪清的官兵骑的马已经和驴子没有多大的区别了。你还能指望驴子负甲么。

    但是牛却是不同了,北秦的这些义渠人辛辛苦苦养出的战牛,一下子就成了北秦伯心目中最好的重甲战骑。那么,是不是这种牛就是那么万能呢?当然也不是的,牛和马的区别多多,比如说,牛骑比较难以操控,比如说,牛一经冲起来,那可就不会去想着转弯了。同时牛身上也不会如马那样平稳,你看牧童牧牛很容易似的,那是牛没有狂奔,由于牛的前大后小,加上那股冲力,跑的时候,一个不好,人就会从牛**后滑下去。可优点呢?战牛的优点是冲起来气力悠长,它们擅长长奔,同时,它们的负重力强,北秦伯的重甲,对于马来说,很多马都受不也,就连阿哈尔捷金马也是不行,因为阿哈尔捷金马蹄有点细,跑的轻快优雅,却不能负重。可牛不仅可以负骑士,还可以负上自己的甲,然后,在牛角上绑上利刀,那剩下的事是想都想得到,这支牛骑重甲部队一经威,直线路上,基本无敌。

    在这种牛重骑前,弓箭等于无用,弩的效果也收到了限制,随了长矛大戟,那还是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只要给牛骑一个切入口,那后面的结果就不要说了。在正规历史上,齐国田单大摆火牛阵,他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