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四章 统一道教



    铅山县中部的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东晋初著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此处亦可开辟成玄教圣地,因为葛玄名玄且在书中称道即玄。卢俊义敕令所有名山道佛不能并存,以此挑起佛道相争,而卢齐政权暗中帮助道教,而明教要建立拜堂亦可,只需取佛寺使用即可。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山派、老华山派、

    、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这么多派别,搞得信徒们不知道该信那个,没有确定实在的神仙,没有确定唯一的教义,这样的道教难怪信徒越来越少。这么多教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道教所从事的道术很多,如占卜、符篆、祈、禁咒、内丹、外丹、炉火黄白、辟谷、行_;+年,重阳派、三丰派、清微派、清静派等许多派别还没有出现,也正科减少宗教事务总署人员的忙碌,因为卢俊义决定将道教的活动集约整理起来,让他们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再做那些招摇撞骗、败坏道教声誉的事情。

    最明白的划分方法还是按照学理分,有经典派,自伏羲、黄帝、伊尹、吕尚、老子、庄子、列子、关尹子等正统道家三十七家,及魏晋玄学正派如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与纯宗教性之道教经典科教类属之,这经典派的一些精髓也是玄教必须吸收的;有积善派,凡道教中专主行善施舍、积功累德、与人为善、化人为善,唯善足行,以期得救,并由自救而救人,救人而救世等,行善主义派人物与经教类属之,这是玄教重点吸收的一部分;丹鼎派稚川与锺、吕二祖以下之南西、中等丹鼎派各宗概属之,历朝历代受惑于或死于丹鼎派里外丹、炉火黄白、仙药之说的帝王不胜枚举,如秦皇、汉武这样英明神武的遭遇到招摇撞骗的方士,里面只有极少数不是糟粕;符箓派称正一教,据招摇撞骗的道士流派们声称“符篆通常表现为符号、图形,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符篆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但在玄教的教义里,卢俊义力主提倡鬼神之威是不可阻挡的,唯有己身真才能驱邪避灾,所谓积德行善除恶即能在无形中消灾解难,靠一些符是无济于事的,只能鼓了那些招摇撞骗妖道的腰包。人在面对鬼、妖、霉运一类的事物,一定要先挥自己的能力,“自助天恒助之”,所以符篆之说是无稽之谈,祈换言之就是祭祀,祭告天神、祖宗,这样的仪式还是要留存;占验派,凡卜签、阴阳天、地理等,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