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五章 两大护法

然”,并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改祖师祠为演法观。据称他曾预知国难,托弟子王道坚转告赵当“修德弭灾”。道教记载中这个死于三十三岁的年轻天师确实很有神通,可能是早慧地过分了,所以就早早地被上天给收走了。

    与此同时,卢俊义想起了公孙胜师父罗真人在真实历史上的原型。在宋人黄休复《茅亭客话》中云:“绵州罗江有罗璝洞,昔罗真人,名璝,修道上升之所在,祷之,灵无不应。后太平兴国五年,洞上时闻因乐之声,时见车辙之迹。地方官吏奏闻于上,诏赍香设”。可见罗真人,名璝,原是四川罗江县一个修道之人。施耐庵在水浒里说

    徽宗时人,居蓟州九宫山二仙山,显然又是张冠李戴

    卢俊义自己身处在水浒时空。这是千真万确地事情。如何解释这些历史地谬误呢?卢俊义便问公孙胜道:“尊师今年高寿?二仙山之前。尊师在何方修道?”公孙胜不明白卢俊义为何这般问。但主公问询不敢不答。便道:“师父应已过百岁。具体岁数不知。师父一直不说自己地来历。但有一次他无意中说他很想念巴山蜀水。”

    到此时。卢俊义便做了一个大胆地推论。世间修道地人成千上万。虽然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但也有凤毛麟角地人物从修道中初窥天道。像张继先和罗璝。其中张继先很可能是真宗或仁宗时期人物。已经修炼地返老还童。到此时亦有一百二三十岁。可能是个性使然。才虚托为后辈;而罗璝更早。是太宗时期人物。到现在至少有一百六十多岁了。即便没有什么道术纯粹高寿地也有一百二三十岁。他道术有成活个一百六十多岁也没有什么意外。

    公孙胜接着又讲述了他在龙虎山地遭遇。这更验证了卢俊义地猜测。

    当时公孙胜做了一番问询察看后。便拿出卢俊义地敕令。命龙虎山正一派脱离赵宋朝廷庇护归附于卢齐政府治下宗教事务总署管辖。在正一派道士们看来。他们正一派总管江南道教已经近千年了。王朝更替跟他们毫无关系。反正不论那个朝廷都要拉拢他们。归你管辖也没有什么。但公孙胜已经被卢俊义“宗教必须为政治服务”地理念给说服了。看到正一派这些道士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地模样就来气。便拿出卢俊义地神谕。责骂他们“依附权贵、数典忘祖、定会依附异族”。痛骂之下惹得本准备依附卢齐政权地龙虎宗翻脸出手。不过不出意外。除了那个神龙见不见尾地天师外。其他龙虎山地道士都惨败在公孙胜等人手中。

    在上清宫一片狼藉之时。张继先终于出现了。一个十岁左右地顽童。齿白唇红、绿鬓朱颜。一副小道童打扮。毫无俗态。但功力非凡。公孙胜跟他比拼道术。十个回合惨败。

    正当公孙胜准备黯然回返时。一位长髯广颊、碧眼方瞳地老道士踏着一片青云来到上清宫。大笑道:“五十年没见了。你还是老样子!”那张继先见到老道士吃了一惊:“罗璝。我去绵州找你寻你不着。不知你去何方修道去了?”罗真人大笑道:“现在天下只剩下你我两人初窥天道。其他修道之人尽皆败亡。

    你通晓神卜,应该知晓我这个徒儿所言非虚,你这正一派日后必数典忘祖依附蛮族权贵,被后世正义之士千夫所指。”张继先垂头丧气道:“我推算到了,但是这天意难违啊!五十年不见了,看老头你有何长进!”罗璝哈哈大笑道:“当年你是娃娃,以后你永远是娃娃,该知道尊老!”说着两人动起手来,因为他们道术的威力足以摧毁整个上清宫乃至龙虎山,便跃入天际无人窥知的地域动起手来。众人仰头看天,只觉得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整个天空风云变幻、色彩万千。

    数个时辰后,两人从云层落下,面色都非常平和,看来竟是一个不输不赢平手的结果。

    罗璝劝说道:“你我应该都算过卢俊义的来历,果如他所讲的,他的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