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阴得过连阴部都没有了的人

    凌啸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大清朝乾清宫中有人也在如此。

    历时八个时辰的早朝时至深夜却依然没有结束疆域庞大的清帝国正经历着一场罕见的生死之变。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利益决定了各政治集团的斗争并在不可调和的时候以最激烈的形式加以冲突。这规律并不是康熙能以一己之能便可以避免的但康熙的才能却能对冲突的不期而至性加以未雨绸缪的预测。

    自凌啸去后深恨罗刹无礼的康熙帝经过了一系列的调和之举以巨大的威望和娴熟的经验将戊寅之变带来的官场、宫闱、军队各方面的混乱之况渐渐地消弥于无形利益的再分配也基本上完成了过渡。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推动了改土归流决心对帝国的统一和长治久安威胁最大的蒙古诸王进行了大规模的削落为即将开展的越大计做准备。

    本来凤凰两旗的设立和内迁、减丁政策改弦更张的怀柔和削弱、朝廷屡次吹风的毛毛雨、优待内迁诸王的厚赏政策、皇太后对朝廷的坚定支持五管齐下之下改土归流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易事但出乎康熙帝和凌啸预料的事情生了改土归流令还没有正式下达不仅蒙古诸王诸部予以强烈不服串联和收缩了各部牧民齐聚伊金霍洛旗祭奠成吉思汗而且云、贵、桂、川、湘、鄂六省边陲的大小土司们。也纷纷开始了异动!一时间各地督抚送往京城的禀报奏章不约而同地飞往九重之重的京师大江南北。竟成反相燎原之势令康熙和满朝文武坐立难安!

    红蜡汩汩烛光挡不住时光流年冬雪纷纷冰棱淋不灭壮思飘摇!

    暂缓改土归流以绥靖招抚还是力行强推以图谋帝国一统便是康熙皇帝召开这次漫长朝会地主要议题。只不过环视满朝文武建议缓行者十之**建议强推者寥寥无几。这状况令康熙皇帝深感孤家寡人越是心有不服地耗下去。康熙的这种感觉就越深。

    老八和老九已经结束了送死难皇妃入葬东陵的差事回到了朝中。可即便是他们两人总怀有讨好康熙以自固的心思这一次却也不敢迎合康熙这父皇了-家国之重与圣眷亲疏。就好比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刀兵大乱一起万里江山姓不姓爱新觉罗。都还是在鹿死谁手地模棱两可中由不得他俩不秉持自心加以殚精竭虑的思考。为此他们两人甚至不惜得罪倡的福建巡抚顾贞观和站在顾贞观背后的凌啸!

    “皇阿玛父皇不可再犹豫了!”

    八阿哥见康熙还在盯着殿顶破洞顿时就急了猛地磕了几个响头。哭诉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即便除开近在肘腋的蒙古地区不计便是上述六省的土司们就能够成了我大清朝的七王之乱啊!试问当日汉人当家的明朝也仅仅只敢在改土归流上浅尝辄止……陛下我满人不足百万如何镇得住七省烽火狼烟的局面?如何架得住连蒙古铁盟也反叛的夹击局面?!皇阿玛下诏缓行改土归流吧下诏惩治倡地福建官员吧!当务之急即便是忠如晁错也得要贬斥惩罚以安抚诸位藩王土王啊!”

    八贤王的垂泪顿之言立刻就引起了朝臣们的纷纷附和连上书房地六位宰相点头的都不乏其人弄得康熙的心中很是为难。老八说得即使千条不对但有一条是正确的那就是满人数量太少纵然吴三桂叛乱烽火炼狱达十一省但那时的大清国背后站着一个号称钢铁同盟地蒙古……现在如果蒙古也反了腹背受敌的大清朝可就艰难了。

    但康熙也是有盟友的尽管这盟友一直都没有说话尽管这盟友是令康熙感慨万千地人。

    “八阿哥你昏聩!”

    一声尖利的斥责响起废太子站起身来直指自家八弟的鼻梁火道“八弟现今形势和那汉景帝削落之时代相比政治形势和国力积累何其相似正所谓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以皇上之雄才伟略、以父皇之青春鼎盛此时不做这任艰道难之事难道留于下代之君主去干不成?!难道你看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