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术

    你老康已经明言这露华高楼之巅就是类同于殊绝人臣的高位。既是以此作喻说「外头树上有蛇捕鸟」又不让我付出「离开高位的代价」去援救那只鸟难道不是要我注意任事无需亲历亲为只要指挥得力手下去执行自己的意志便能得逞吗?说撑起高楼的壁和柱反倒不可避免遮挡了你的视野开阔却又不能将其全部拆去导致崩塌难道不是告诉我清水池塘不养鱼得饶人处且饶人吗?又分别低一声和高一声地命令刘铁成执行命令这么明显的前后效果对比难道不是想要指点我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力提升他们贯彻自己政令的执行力吗?

    无可奈何只得下楼的时候康熙那句「山大王都明白这三点」的斥责让凌啸甚至也有些气急败坏了:我凌啸的资质和悟性应该不会差到连山大王都不如的地步吧!

    但气急败坏是没有用的。

    凌啸知道康熙的这一次点拨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与皇帝相识以来的日子里前所未有过的事情定然十分重要!而正是唯其十分重要久思不得的凌啸才越的沉不住气连康熙要他「从泄密案子上领悟」的提示都给忘记了直到他大张旗鼓找来了先生邬思道之后在邬思道强烈要求凌啸复述一切细节的时候方才想起这个重要的提示!

    邬思道听了凌啸转述的康熙提示之后见凌啸还在纠缠于康熙的行为艺术抓头挠腮地在签押房里来回走动先生顿时就火了摆出了老师的威严。「啪」地一声将茶杯在案几上猛力一顿「二公子难道你就不能稍安毋躁一下吗?你到底有没有读过圣贤书?且静心下来抱元守中虚怀若谷。驱残逐缺吐旧纳新才正是我辈治学明理地根本吧!」

    先生吟诵出的十六字铿铿锵锵。听得凌啸嗖然止步一瞬间恍然大悟……看来并不是自己的悟性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从现代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上得到的东西对自己来说。也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地桎梏以至于在回到刑部的这一路上自己都没能够真正跳出「巢臼」领悟到除此三条以外的任何所得已是犯了「心态未尝归零」的忌讳!

    正惭愧间。只听邬思道沉声道「皇上令你从泄密案子本身入手来领悟他所想要告诉你地指点?好来二公子我们主仆就来勉力试上一试。从这件案子给我们的启示开始!」

    凌啸到现在方算是真正的静下心来把泄密案自各个角度细细思量一遍哪晓得一想之下他还真有所得「先生。你随我揭开这件案子的真相之后倘若是回想案子中林林总总、各色人等的动机。觉不觉得匪夷所思呢?本案演变地牵涉面之广、对朝野各势力的震动之深、对今后政局影响之大任谁在一旁看了都觉得绝对是政见上你死我活的矛盾!可万万没有想到那最关键的策动黑手申信望其目的却仅仅……仅仅是为了他一己之私地报复与抱负!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啊!」

    邬思道对此也是碴叹不已但他比凌啸想的还要深刻当即长叹一声「是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俗话说得好啊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呵呵不对啊先生俗话说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不是你说的……凌啸噗嗤一声笑着指出邬思道的口误。但这么明显的口误邬思道却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邬思道却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二公子啊邬某说的没错就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而这个大了的鸟就是你!」

    凌啸登时一呆你竟然说我是鸟人?!!

    邬思道缺一下子兴奋起来架起双拐站起身来不错!常理而言林子养鸟鸟寻林但鸟大了之后却变成是林子靠鸟林寻鸟!想你二公子昔日权力所限仅在东南一隅呼风唤雨只见朝中衮衮诸公前赴后继地打击你何尝见过多少想要依附你、巴结你、利用你的?!而现在的亲王呢显然就很难回去当一个东南王了势必主理朝廷中枢的顶天大权手握大清几万官员地生死荣辱呵呵这才有他申信望的苦心经营要通过造成你和士林地尖锐对立为自己谋取一个受你赏识重用他主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