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六十一章 镜破光犹在,兰死香不改。问我何不辞,独有烈士怀!

    老十四爆不爆这要取决于凌啸偏心不偏心但凌啸偏心了之后老十四何时才爆则要取决于能对老十四碍手碍脚的“社稷调查寺”能否成为定局。用不着有谁推动必定会有人站出来谏阻社调饲的设立的因为厂卫这种东西很不得人心!

    不过凌啸既然出了手防微杜渐他就一定会主动到底。老八等还抱有希望的人很快就失望了。

    一连几天方苞、张廷玉、李釜、李宏、林慎思等御用文人和创新儒教的干将在学报上纷纷大文章着眼于社调寺三项“崇高职责”大肆探讨这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只不过因为各自的角度不同这些干将不约而同把焦点集中在了如何制约特权不沦为滥权的具体制度上去了热闹得很有限。最后等有反对者反应过来的时候身为社稷调查寺正卿的胡骏又出了手出自邬思道之手的捉刀文章言辞极为恳切地承诺了三项原则:一、社调寺侦缉允许都察院听证复查二接受各级官民的监督和建议随时整改不良程序三、每案侦缉过程定当在结案后登上邸报予以公开!

    这一招就和满天要价就地还钱一样也和商务谈判策略有些类似严正承诺的让步使得很多人觉察到了社调寺的诚意更是惹来了办案程序上的建议热潮倒把那些压根不同意的声音压制得无声无息。等到方苞按照凌啸的授意抛出了另一个吸引注意力地议题《该否设立工商联合会-之后。社调寺的风波很快就被人淡忘了去……再谈论废除不废除厂卫机构过时啊!

    --------------------

    康熙皇帝也不愿意过时。

    三十八年农历五月初八是端午后的第三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节也是十七世纪地最后一个芒种节。

    芒种意味着早耕种下的麦子已经成熟新的夏种又将开始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之类的如过了这个节气再种就不好成熟了。无疑这个日子对重视农耕的中国古代来说是个承上启下的好节气论黄道吉日它就很是不错。至少。在承前启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如此。

    所以康熙今天决定用它来做一做文章。

    “亲王端地是菩萨心肠菩萨心肠啊!”一大早。康熙便召来了内务府总管大臣曹寅笑呵呵地指着几个密折叹道“曹卿你看这下好了社调寺的设立和公开。就好比是划明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一声震耳欲聋的警钟把什么不能干和什么做不成。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心怀鬼胎地官员、将领、士绅、百姓甚至皇阿哥们。倘使他们还要一意孤行地做那也是咎由自取天要下去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你看这几天方苞等人在学报上的探讨不就成功地把抵制给扭转过来了吗?呵呵曹寅啊曹寅如今你儿子那社调寺副卿的职务。该可以公开了吧!”

    曹寅搞侦知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实话对凌啸决意把秘密部门毫不讳言公之于众地提议曹寅是打心里面高兴的但最开始他却是非常担心的。缘由嘛很简单两条一是士林典论不支持圣人明白地说过皇帝要毓华春德光明正大怎么能搞这些污七八糟的?二则是明朝的东西两厂和锦衣卫通过一百多年地胡作非为早把这些行业的名声搞得臭如狗屎在社交圈子里如果泄漏了身份那和过街老鼠没什么两样。但没有想到凌啸可比他会搞多了一是凭仗如簧之舌愣是为社调寺戴上了冠冕堂皇的职责名义二则是他先上船后补票设立之后再动御用文人去鼓捣典论强力地权力结构支撑之下想说反对的人在开口之前信心就怯弱了三分……万一不能反对到朝廷收回成命自己岂不就是在社调寺挂了号么?

    见康熙如此高兴曹寅自然凑趣把自己的这点子揣摩心得说了出来不曾想其中一句“强权支撑强理”竟然颇得康熙赞赏哈哈大笑中竟是一拍大腿颁布了一道让曹寅瞠目结舌的圣旨“强权支撑强理?说得好哈哈哈那就不妨更强一点!你立刻去上书房令张廷玉拟旨:着亲王凌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