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9章、胶着的战事

    荆州,朝廷大军和黄巾起义军对峙的前线。

    如今的荆州,已经早就从被黄巾军破坏的局面中脱离出来了,这也自然为如今荆州的实际领导人曹cao等人带来了不小的声名,不过现在这一切都不再重要,因为这里即将被作为朝廷大军和黄巾起义军几乎不约而同定下决战的场所。

    对此,曹cao等人虽然有些异议,但军中向来是秩序严谨的,就算是曹cao,在军令面前,也无法反抗,毕竟如今朝廷威严还在,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所以说,现在曹cao虽然在外面很多人眼中,被认为是如今朝廷扫黄大军里的四大将之一,但实际上和其他三个人比起来,他的地位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低。

    他没有皇甫嵩的老资历,军中的资历,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但曹cao真正参与到大汉的军制中来,其实还是从这次扫黄开始的,和大汉有名的老将皇甫义真简直没法比;他也没有卢植的名气,卢植被认为是天下名士,其名气自然不是现在还初出茅庐的曹cao所能够比肩的,虽然卢植的名气,其实更多是体现在学术上的,也是在士林的影响力会更大一点,问题是他本来就是朝廷里那些武将和文官们带点儿妥协意味而定下来的出来领兵的一个“产物”,况且此人本身军事能力也不俗,更懂得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甚至都做出了将自己的麾下交给了皇甫嵩来一并统领的决策,而至今为止他虽然没有立大功,但也不会犯下大过,而这本来就是他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另类的功劳,毕竟保有有生力量,在如今胶着的战局中,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样的,曹cao就是和朱儁相比起来,在军中的声望上,也有所不如,朱儁好歹也是军中旧将,资历以及经验都要远胜于他。

    他是如今大汉朝廷军中年轻一代的代表,但很多人未必会对他心服,尤其是禁军当中,皆因此次军中先锋人选,最初并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人,而那人正是在禁军中威望不小的“小成侯”刘光,对这人凌巴的印象不深,但此人的确是不凡,从十三开始入禁军,如今二十有五,却已经待了十二年之久,从最早的普通军卒开始做起,做到了如今禁军中校尉司职,也是不容易,所以对于曹cao,不少人认为是他将刘光挤下去的,而拥有着不少拥护者的刘光也自然成了曹cao身上一个甩不掉的“包袱”,只是很少显现出来罢了。

    而到了最近需要以声望和实力来确定主将的一些明里暗里的争夺中,曹cao并没有能够取得优势,原因也正是在于此。

    朝廷大军在最开始的扫黄战役中,经历了一段可以称得上是十分顺利、甚至势如破竹的过程,但渐渐地,所有人都发现他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里面,黄巾军,并不是那么好剿灭的,每一次,当他们本以为已经剿灭了黄巾军,准备离开一处赶赴下一处前线的时候,却每每出现黄巾死灰复燃的情况,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他们之前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竹篮打水成了一场空,别说将士们不爽要抱怨,就是主帅也很不满意。

    要知道,他们之所以被朝廷派出来,刘宏之所以会集结禁军赶到这里,为的可不单是击败或者击溃黄巾起义军这么简单,他要的是剿灭、彻底地毁灭他们,而现在的三大郎将、一大先锋,显然都没有能够达成这个目标,黄巾军像是永远也剿灭不完的,而时间却不会等人,它是在不停地流逝当中,随着时间继续流逝下去,朝廷大军的问题也将会越来越严重,届时很多影响到战斗力的问题以前不显眼的渐渐都会冒出来,到那个时候,可能对于朝廷大军会是另外一番局面,而且不会是好的局面。

    而真实因为黄巾军那种打散了之后,“春风吹又生”的“特殊能力”,使得原本应该是一面倒向朝廷大军这边的战局,从一开始就变得扑朔mi离。

    最近更是如此,比照着荆州、益州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