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17章、报纸和三百言《智慧书》

的武斗大会不抱有什么太大关注,不只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参与其中,还是因为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考虑和布置,天下看似平静的幕布之下,掩藏着怎么样的漩涡,就像是平静的海面却时时刻刻氤氲着风lang和海啸,随时一个不注意不小心都可能搭上整条性命,凌巴不敢再拿自己的命开玩笑了。

    因为不关注,所以自然也不会去关注小报纸的现状,只是看着情况应该也不会太差,而他今日特意和两人提到这个,还是因为他突发奇想的有了一个想法。

    当初在那地下宫殿“战神殿”里,凌巴得到了不小的好处,《破军》三卷中,除了完整版凌巴直到现在还一直在修炼并且几乎是一直没有瓶颈地直线进步的“易筋经”和那本已经在这个时代军人们手中流传开来而首先便打上了凌巴的标签的《孙子兵法》,还有一卷,则是专门关于文与修身之类的,其中两部最主要的作品,便是那《君主论》和三百言《智慧书》。

    《君主论》被凌巴稍加归纳整理,形成了独具他自己特色的为刘协两位皇子教导的最简单浅显的一些为君之道,而凌巴如今最想要通过报纸手段制造出来并且传播出去的,便是那《智慧书》。

    《智慧书》并不是本国的作品,它来自西方,乃是西班牙近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所著,但其中三百箴言,篇篇短小精炼,却句句发人深省、兹动人心深处。

    并不是凌巴崇洋媚外,这样选择也是有意思的。

    实际上即便是在古代,文言文的“市场”也并不大,市井里最经常说的,自然还是白话,和后世其实说的也差不了多少,更何况在如今汉末三国时代里,能够读得起书的大多还是那些世家子弟,就算是如郭嘉这种,也是没落官宦子弟,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还是没有办法获得读书识字的资格的,在这些人中,能够侥幸识得几个字的,便是难得了,更别说还要去说文言文了,当然了,这对于他们“看报纸”也是一定的阻碍,凌巴也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现在看来暂时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凌巴之所以会选择《智慧书》,除了它里面包含有大量哲理道理之外,还因为它本身确实通俗易懂,不管是以后要大力宣扬传播出去,还是如今通过小报纸传播出去,其实凌巴更希望他能够成为如今这时代里少年儿童启门g的一个读物,在凌巴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少年强则国强”嘛。

    对于《智慧书》的设想,凌巴则是想着不是有三百篇么,大不了每一期一篇到两篇,开始的时候只是引起注意、奠定基础,一切都要潜移默化慢慢来。

    从本心里面,凌巴还是希望这个时代能够多一些读书人的,书籍和学习的垄断导致读书人数目的稀缺,这恐怕也算是这个社会里的一个悲哀了。

    而在凌巴提到了这点希望的时候,身为寒门子弟出身的郭嘉和贾诩都表达了深切的赞同,虽然郭嘉的寒门也不完全准确,但求学之路的确是艰难,如果能够有一些比较普及教育的读物,只要为那些普通家庭做做启门g就够了,而对于带动这整个社会的进步,无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虽然也可想而知可能也会受到一些阻挠。

    “主公当真是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贾诩又是赞叹,又是叹息,让凌巴不觉有些好笑。

    其实他这个设想提出来还无用,因为最实际的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便是造纸,只是这件事情乐师已经在去筹备了,还是急不来的。

    然后凌巴又和郭嘉、贾诩畅谈了一下未来,说了些从长计议的话,这一次的见面谈话算是到此结束了,然后就是准备各自告别,各归各处、各走各路。

    只是看似短暂的相聚背后,引发了更多的思考,而前方的路还要怎么走下去,却是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