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玄青五】第4章 萸房暗绽红珠朵

,忽然觉得有些想念呢。而且,老大人上了年纪,怕是身体也不如过去了,我想带小弥一起去,顺便给他看看。”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史书记载,王朴明敏刚正,果决有断,尤其圣眷素厚,无人敢触其锋。记得野史上说,赵匡胤即便在掌管禁军之后,被王朴呵斥也只得“唯唯而出”,我还看到过一条记载,话说荣哥曾在禁中修功臣阁,里面张挂后周名臣如李、郑仁诲等人的画像,如同前汉的麒麟阁,后汉地云台阁,唐时的凌烟阁。都是不忘众臣辅保之功的意思。赵匡胤篡权后,一日路过功臣阁,正巧风把殿门吹开半扇,赵匡胤正与王朴地画像相对,当时王朴已经去世,赵匡胤望见王朴的画像,赶忙整袍施礼。左右从人很奇怪,问他贵为天子,为什么要给前朝之臣施这样的大礼。赵匡胤以手指御袍道:“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意思是说,如果王朴在。他根本穿不上龙袍呢!野史评论为“其敬畏如此。”

    王朴是国之栋梁,才干自不必多说,而他地性格、行事,又颇能钳制赵xx……我一直觉得,从日后事情的展看,领导层的某些错误决策直接导致赵匡胤篡权成功,如果没有那些机缘巧合,这个天下,就算是荣哥不在,也是没那么容易落到赵匡胤手里的。我不免猜测,如果王朴在世,甚至,如果符皇后在世,陈桥兵变或许根本不会出现呢!

    当然,最釜底抽薪的办法还是荣哥健康长寿,那样赵匡胤即便有篡位的野心,估计也没篡位地胆量,何况只要荣哥健在,群臣敬服,四海归心,兵变不得人望,无论是谁造反,成功的几率都会小于等于零。

    隐约记得王朴辞世是在荣哥之前,算算时间,也就是这两年了……

    荣哥道:“你若当真想去,我带你去便是,你到时只管随在我身边,量她二人不敢把你怎样……至于为文伯看病么,在寿诞之日怕是不合适的,不如,改日我让他单独来与你叙旧,你意下如何?”

    我飞快盘算了一下,点头道:“也好……那我还可以带小弥去吗?”

    荣哥冷隽地看我一眼,勾了淡淡地笑容,没说话。

    呃,这样啊……

    我拿起几上执壶给他倒了一杯水,自己也捧了一杯,喝一口,这季节喝低于体温的水可真不舒服呀,刚才我让碧溪流云都下去了,这会只好自己出去叫人,我走过他身边,随口道:“荣哥哥,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他略一迟疑,低声道:“想看看你。”

    脚步一顿,转头看他,他也正抬头望过来,眸色深沉温柔。之后的几天,小弥纠结于我那所谓三年之内必治地疾病,每日象个小狗似的围着我打转,动辄看看闻闻摸摸捏捏,偏又看不出什么毛病来,其实在第二日,荣哥就派了名御医过来,查了也说无甚大恙,我和荣哥基本就把这事pass了。可小弥却终日愁眉不展。总说小荼不会平白耍他,他一度琢磨着要拿点毒药引出我身上的毒来,号称引蛇出洞以毒攻毒……汗,用毒药做引,还是第一次听说!我被吓得魂飞魄散,餐具都改成了银地----为防他在我饭里下“药引”。最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力挽狂澜,总算劝得他改了主意。

    几日后,一个晴朗地秋日,正是王朴的寿辰,劫后余生地我带了碧溪流云,坐了油壁香车以贺寿的名义躲去他府上。

    荣哥原是说要来接我同去,我遐想了一下,觉得那场面实在有些诡异,于是坚持自己过去。

    王朴住在西华门附近。内城右一厢,距皇城很近。皇城东侧地左一厢,因为有药铺商家云集地马行街。分茶酒店鳞次,勾肆食坊栉比,晚间是卖各种小吃的夜市,清晨有卖时令瓜果的早市,最是热闹繁华。而皇城西侧的右一厢,因为不是商家密集的所在,倒是颇为清净,马车驶进去,遥遥可见宫城红墙。耳中不闻市井喧嚣,静柳掩映中俱是朱门轩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