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章 暗渡陈仓

慨解囊,很快就凑了一千两银子。

    文之炳见这一招果然好使,于是更得寸进尺,继续索要更多的银子,否则仍是“途中难免性命不保!”

    他这话一传出去,苏州城内立时炸了锅。人们议论纷纷,群情汹涌,整个城已经变得像个火药桶一样。

    终于到了圣旨开读的那一天,苏州城内的百姓几乎是倾城而出。送周顺昌到西察院听旨。来的民众足有数十万。每人都手持香火,缭绕的烟雾连青天都被遮蔽了半边!

    察院的大门还没打开。这里也是人山人海,全城地500诸生身着公服在门口列队,准备一起向巡抚和巡按请愿。

    周顺昌目睹此情形心中感动不已,他四面行礼请众人散去,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肯离开。

    中午时分,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徐吉的大轿到了,百姓们立刻跪地哭嚎请愿,声震九天。毛一鹭命令打开大门,百姓立刻蜂拥而入。

    只见大堂上已经摆好宣读圣旨用的仪仗,锦衣卫的校尉侍立在一侧虎视眈眈,堂下犯人所跪处摆的是镣铐和枷锁。

    诸生刘羽仪、文震亨等人走出人群,眼含热泪说道:“周吏部清忠端亮,众望所归。一旦触犯权宦,遂下诏狱。百姓怨痛,万心如一。明公为天子重臣,何以尉汹汹之众,使事态无崩解之患?”说罢,500诸生齐声痛哭。

    周围的民众顿时也跟着齐声大呼:“周大人若死,民亦不愿生!”

    毛一鹭见了这个架势,心中也十分恐慌,好一会的功夫才说道:“皇上圣怒如此,本官又如之奈何?”

    刘羽仪立刻说道:“今日人情如此,明公独不为青史计乎?何不据实上奏,请皇上开恩,周吏部不必押解京师,请抚按就地勘治!”

    毛一鹭闻言惟有敷衍道:“好,好。”

    文震亨也跟着说道:“今日之事。实乃东厂矫诏,且周吏部无辜。明公若恳切上奏,如幸而事成,即是明公不朽之事。就算不成,而直道犹存天地间,明公所获名声亦大矣!”

    他们这边说得慷慨激昂。那边的锦衣卫校尉却等得不耐烦了,这些缇骑们实在搞不明白,这帮人如此闹法图的是什么?

    这时候人群中又挤出两个人来,一个杨念如,另一个叫沈扬,都是做买卖地普通百姓。

    他们都从未见过周顺昌,只是感佩其名而已,此时却跪在地上哭诉道:“大人若是不答应我等的请求,我们就不起来!”

    锦衣卫校尉见这帮人哭哭啼啼的没完了。不禁火从胆边生,上来朝着杨念如和沈扬就是一顿暴打,将二人尽皆打伤。

    文之炳见众人如此阻挠执法。不由得勃然大怒道:“东厂抓人,尔等鼠辈竟敢如此!来人,将周顺昌押上囚车,立刻带回京师送往东厂!”

    说着,他将一副镣铐扔在了地上。

    东厂的恶名早就播于天下,自从上次的谋逆案后,更是臭名昭著。他不提东厂还好,这么一提之下,顿时有如将一个火把扔进了火药桶!

    民众一听就炸了。纷纷大喊道:“我等还道是天子之命,原来竟是出自东厂!”

    文之炳大怒道:“大胆!旨出东厂又怎样?”

    一个名叫颜佩韦的商人之子再也压不住火,当下振臂大呼道:“我等还当是天子下诏,想不到却是东厂!这分明是矫诏,打呀!”

    说罢,他第一个从人群中冲出来,顺手夺过衙役手里地棍子,朝着文之炳打去。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蓄势已久的民众怒火终于爆发了。人们一拥而入。其势如同排山倒海,登时将察院衙署的大门、栏杆和院墙都全部推倒,将一干锦衣卫校尉淹没在了人海之中。

    锦衣卫一向是欺负老百姓欺负惯了地,根本没想到老百姓惊敢公然反抗。他们才区区地几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