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五章 兼容并蓄

着很大作用的不然汉朝的统治者也不会同意董仲舒的那一套了不过运用起来有问题罢了。有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秦始皇留着韩非并且用他的理论来治国也许中国的历史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不过历史不会存在如果王静辉也同样不看好这样的观点想以始皇的残暴韩非一个人是不会有太大作为的。

    颍王赵顼注意到王静辉有些皱眉头心想他可能对此有什么看法便问道:“王兄多才你怎么看《韩非子》?”

    王静辉并没有直接回答赵顼而是反问道:“久闻殿下好学不倦在下请问《史记》中在春秋战国时代能得太史公称赞的以诸侯不敢犯某国多少年的功臣有哪些?”

    赵顼还没有回答蜀国公主便在一旁细数起来:“合纵的苏秦当属位合纵六国以抗秦使秦十几年不敢兵出函谷关相信没有哪个人能相及的!魏无忌也算一个……还有申不害好象就这三人了吧?”

    蜀国公主说完后赵顼在一旁点点头说道:“能得太史公如此评价的人物甚少不过这三个都当得起!”

    王静辉笑着说道:“我读太史公所著《史记》记得也就这三人有此功绩苏秦和魏无忌就不用说了单说这申不害。他便是韩非之前法家‘术’、‘势’、‘法’三派中的‘术’派之宗。而‘法’宗便是和他同一时期的商鞅至于‘势’宗是赵人慎。赵人慎很少见于典籍。所以他的事迹已经不可考;但另外两宗地商鞅在秦国变法一举使秦变成当世强国后来始皇征服天下便是基于商鞅变法之功;这申不害是韩昭候重用之人太史公称其使诸侯十五年不敢犯韩皆是其功。虽然申不害没有使韩国自此像商鞅那样走上富强之路但能够取得这样地功绩也算是一时无二了!而韩非此人是集法家大成者法家三派各有所重但被他兼容并蓄著成这《韩非子》一书在下倒是觉得王师说得有些过了!”

    赵顼听后神色肃容的点点头然后笑着说道:“想不到王兄对法家之学也有所涉猎想必是精通此道吧?不过始皇终归是用法家治国而失天下确实是有违儒家治世之道!”

    王静辉笑道:“殿下此言差矣!秦国虽然自商鞅变法而强盛但始皇残暴失天下。以至于后世之人把这笔帐算到了法家地头上这实在是冤枉的很不过当时法家也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秦国的律法苛严致使亡国这中间法家也是有一定责任地。但殿下熟读史书应该知道那汉唐不也是用儒家来治国最后也不是失去天下了吗?所以在下读史稍有心得。窃以为治国之道不能单靠一种学说来支撑应该像韩非那样兼容并蓄集各家之优点为大成这才是一条相对走得通的路!”

    赵顼听后非常迷惑因为他从小到大所有的老师都是教他儒家经典心中自然是信奉着儒家思想。况且宋初宰相赵普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范。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儒家治国也不是完美无缺这让他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但王静辉最后那句“兼容并蓄”也使他心中很是赞成要不然他还读什么《韩非子》有什么用?

    王静辉看到赵顼迷惑的样子知道一时半刻是无法让一个从下就受到儒家教育的人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的便开口说道:“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真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出海而国家富……”

    赵顼听后就明白王静辉正在背诵《韩非子》中《大体》的一段这一段内容其实是韩非非常推崇老子的思想而写地韩非还写过《解老》、《喻老》两篇专门来阐述老子的思想这点儿他倒是知道的。不过王静辉对书中的段落捻之即来的本事还是非常让赵顼佩服的至少给他的感觉王静辉拿古人的话来做引用地本事是越来越强真是不知道这个才子的脑袋是用什么做的怎么记性如此之好。

    王静辉笑着说道:“我听闻就是孔圣人也要到老子那里去听课的而韩非也是借鉴了不少老子的东西。殿下在下想说的便是这些圣人和学者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