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一章 厢兵

帝下到有识之士心中的一块心病。每年的军费高达令人惊惧地四千八百万贯几乎占了大宋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三要是面临战争那更会雪上加霜面对如此财政危局无论是英宗赵曙还是宰辅韩琦等人只要一提起这个话题心中犹如灌铅一般的沉重。

    当英宗赵曙听到宰辅韩琦说到厢军的时候他的心中便是一跳不过好在这次韩琦不是报忧只是根据驸马的来信来推测王静辉可能有解决或是缓解目前厢军这个大宋肩头上包袱地办法。不过他没有像韩琦这样对王静辉这么有信心尽管自从他认识王静辉后似乎这个年轻的才子从来就没有让他失望过连考大宋状元郎这样高难度的事情也是手到擒来他授意让王静辉外放楚州心中也不过是希望王静辉能够造福一方积累些经验以后等到自己百年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辅佐颍王赵顼罢了从来没有想过驸马能够解决厢军问题来破开这个当年太祖皇帝设下的死结。

    英宗赵曙听后身体有一丝振动脸色有些微红但他还是非常期待用平稳的语气问道:“韩公可是非常看重驸马啊!不知韩公对这封信有何高见?”

    宰辅韩琦心中也是对王静辉没有底但还是说道:“老臣观此书信中驸马所述这次他只是解决了两百名厢军中的老弱病残人员的生计便想到当初驸马离京时所言。以老臣对驸马的认识。驸马从来不做没有把握地事情。去做事地时候必有充分的准备。这次驸马虽然解决厢兵地数目对于全**队总数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也正见证他在实现当初所言。所以老臣斗胆猜测驸马心中肯定是有些想法以驸马心中之才学也许能够为圣上分此忧愁不过是因为条件不成熟不肯拿出来!”

    虽然韩琦给出的答案显然让英宗赵曙不是很满意。但赵曙还是笑着对韩琦说道:“韩公你这样说也是颇有道理你看咱们在这里设个局朕给驸马下道手谕让他献上策论看他到底有没有解决厢军的办法朕这里有一条犀带曾是旧邸遗存就用来做这个彩头了。韩公以为如何?”英宗赵顼拿出来当作彩头的犀带可是有来头地这还是他被仁宗皇帝收养在宫中当皇太子的时候得到的价值三十万贯。这条犀带韩琦也是知道的。宰辅韩琦心中对王静辉也是十分期待所以君臣二人便在这琼林苑中定下了这个彩头。

    楚州知州府王静辉打开英宗赵曙给他亲笔手谕除了开头半段褒奖他在楚州任上兴修水利的话外便直截了当的让他写一份关于裁减厢军的策论。王静辉当然不知道这份手谕背后还有赵曙和韩琦的赌约在里面但这份手谕实在是让他有些为难:现在还不是他抛出厢军解决方案的时候本来他只打算在这里实验一下积累点经验等回到汴都开封后再抛出比较成熟的方案。自己在皇帝地身边也好随时准备修正现在就把底牌亮出来这让他心中如何放心的下?

    不过有英宗赵曙的手谕如果王静辉在此时还藏着掖着难免让老丈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他还是绞尽脑汁的写了一份策论。他把实行风险最小的邮政系统写了上去顺便也提出让厢军转行做筑路兵和农垦兵的想法不过他还是在策论中对英宗赵曙说道这些想法还很不成熟如果贸然实行一旦失败会给帝国造成一些不小的麻烦所以请求慎重考虑。

    四天后英宗赵曙在福宁殿中心情非常愉快的便把那条作为彩头地犀带赏赐给了宰辅韩琦一条价值三十万贯的犀带可以供一万厢军一年的兵饷虽然昂贵但在赵曙的眼中这条珍贵的犀带与王静辉的策论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若是能够解决厢军地出路哪怕不能给朝廷盈利只要他们自己能够养活自己那节约下来的军费足以让不堪重负的大宋财政喘上一口气。

    不过英宗赵曙看过策论后也注意到策论中王静辉的警醒之言所以才耐住性子先不实施而是派人再去楚州走一趟这次是拿着英宗赵曙的圣旨去的要求王静辉尽快赶到汴都开封进宫面圣!

    接到这份圣旨王静辉先是通知了蜀国公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