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五章舌战

说过“事有经权通变”王安石深得其中三味王静辉这样借着佛家因果学说来说服王安石其中缘由便是如此。

    此言一出旁边的这些帝国大臣竟都哑口无言司马光有些不平的说道:“那难道驸马就不担心有因果报应吗?!”

    王静辉飒然一笑:“学生从不信佛以前不过是一匹夫耳但今天身为大宋臣子自当为圣上和朝廷分忧为朝廷社稷所谋划早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更何况那所谓的‘因果报应’了!学生相信君实先生亦是如此!君实先生深通史实先献《历年图》后著《通鉴》在学问上学生是极为佩服的但《通鉴》之为‘鉴’就是以史为镜唐太宗与魏征之鉴犹未远不知君实先生以为如何?!”

    唐太宗和魏征之事先前就为驸马所引用司马光听后不禁动容其他大臣更是陷入深思。不过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次驸马是铁了心要将俘虏赶尽杀绝了但如此伶牙俐齿说得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学问大家哑口无言甚至是不惜开罪这份胆识着实让人佩服。

    “话又说回来王改之若无学识怎能说动圣上的支持今天又如何辩得司马君实和王介甫无话可说?先前质疑经典也不是全无是处单单今天能够借史借佛来独辩两位大家这也是一段佳话。”周围的大臣心中默默的想到。长久以来王静辉是他们当中一些人的财神所精通的不过是经济再不过是个词人而已。今天这场短暂地口舌之争让他们有了新的见识。

    “不过驸马还是要善待俘虏的好……”王安石心中有些失神说话也有些失去条理了不过信奉佛家的他还是要出言相劝。

    “多谢王相指教但学生心意已决大宋的敌人如何对待我大宋百姓本阁便会变本加厉的对待他们!此乃国事。为得是子孙后代今后能够避免再受此劫难而为学生总有所得罪也在所不惜若能够免去五代十国之祸重演。静辉就是因此受天遣亦要为之王相、君实先生和众位大人得罪!”说完王静辉便独自一人上车回府了留下众人在那里愣----王静辉一向说话和气从来不表白自己地身份不像别的屁大点的官员便自称本官。连皇上赐下地金鱼袋也不带在身上弄得自己就跟个普通的读书人一般但所有的人都注意到这次他的话中头一次使用了“本阁”----驸马还是大宋龙图阁直学士。

    这场生在宫门处的辩论很快便一字不拉的传到了皇帝赵顼地耳中在皇帝自己的地盘上众人说话的时候周围也有很多内侍而且主角又是风头最健的驸马、司马光和王安石这自然会有喜欢热闹的内侍将此事报告给皇帝。

    皇帝赵顼此时已经换下龙袍抱着赵熙听后不禁默然看看孩子。

    有瞥了一眼放在书案上驸马的奏折。半天没有说话竟然楞了半天连怀中的小赵熙连连扯动衣领都没有觉半晌过后才叹了口气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放下怀中的孩子独自走向德寿宫太上皇赵曙那里。

    王静辉在写好给韩琦的信件后便让赵公公抄录了一份----随着他慢慢深入大宋地决策高层。手中地信件和奏章也是有选择的分开由妻子和赵公公来抄录妻子蜀国长公主温婉贤良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她知道的好免得徒增烦恼他希望自己的亲人都能够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为他担心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

    赵公公抄好信件后交给驸马过目除了有些词句经过老太监的深度加工之外整篇信件既保持了原有的意思还更多了几分文采看到这封信后连王静辉自己都感到有些汗颜----自己好歹也是大宋地状元文章居然没有太监写得好这事情若是传出去估计自己也会被士林中人笑掉大牙吧?!

    “公公好手笔!不过每次都麻烦公公真是不好意思!”王静辉看着信件灵机一动便装做如同平常一般随口说道。

    “不敢驸马乃是我大宋的状元公文章自然写得是极好的了老奴不过是润色一下而已承蒙驸马夸奖!”赵公公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