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四十五章讼师

对了路子杭州商会对此期望很大这也算挽回了江南没有报纸的遗憾。

    虽然农田水利法与商业没有很大的联系但杭州知府亲自出面让他们来宣传新法条例他们哪里敢给这个面子。况且新法条例牵扯很大在这一期地《杭州商报》中说定能够将销量推高一截。

    几天之后疏浚西湖的主体工程基本上已经完工杭州厢军镖局率先成立人数有两千多人他们还是持有厢军的武品其规格制度完全是按照楚州厢军镖局所建立。杭州因为是大宋皇家海运南方航线的中心所以贸易推动商业走向繁华中间来往的货物金钱数量巨大为了保证安全选择镖局是最好的选择。厢军镖局虽然是由厢军转化而来个人素质也许没有以前那些老牌镖局这么高但由于手中持有的是厢军装备这是普通镖局所具备的加上收费低廉所以受到来往杭州贩货地老板的欢迎。由于经济达保镖这块的买卖可是一家能够吃得掉的所有的镖局都有自己的客户群所以并没有引起激烈的竞争。

    剩下的八千厢军除了有一千多人还要继续进行工程的扫尾工作其他的人都被编入了杭州工程商号。过这厢军所成立的工程商号并没有立刻投入市场李慎拿这些人先去修桥修路。杭州商人想要在这五万亩土地上谋取最大的利益就必须要尽心开其中的三等地中间少了要兴建各种房屋、道路、桥梁这么多的工程可是雇佣农闲时间的农民所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正好这七千多厢军暂时有了活干。

    尤其是王静辉在设计开西湖边上这五万亩地地时候就明确的要用水泥来充当主要建筑材料厢军工程商号为此专门建立了同时五百人开工的水泥制作作坊。还有烧制红砖以取代现在广为应用的青砖以满足原材料的需求。王静辉的这一设想使得水泥在这个时代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应用的**一时间西湖周边热火朝天干净坚硬的水泥路面从杭州城一直延伸到杭州商人地“经济开区”。而李慎在考察了水泥和红砖应用之后便下令在他做治下的杭州地界上兴修水利、道路、桥梁都要广泛采用水泥厢军工程商号尽管再次扩大了作坊的规模但一时间所生产的水泥和红砖还是供应求这厢军工程商号盈利已经是板上钉钉。

    李慎接到朝廷即将在两浙路试行农田水利法的旨意之后。并没有急着将此法真正实施反正现在各地都是水稻收割的季节就算要兴修水利也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趁此时间《杭州商报》、《大宋明镜报》江南增刊都长篇累牍的介绍农田水利法地各项条文坊间甚至专门印刷了许多小册子进行宣传。

    最让王静辉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时代居然有专门的学校来学习朝廷律法!他和李慎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农田三水利法原本就没有安什么好心只是想让百姓来衡量一下农田水利法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到时候厢军工程商号在正式运营的时候好收钱代劳做些思想准备没有想到有些学校已经将农田水利法印成册子。专门叫人学习上面的条文这禁让王静辉大开眼界。

    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代能够出现这样专门学习朝廷律法地学校是极为正常的这都是因为儒家向往的“无讼”这与学术潮流符的学校却是在和儒家传统对着干----专门培养类似讼师一类的人物帮别人打官司!在仔细了解之后王静辉才知道这些“法律学院”闹了半天是见得光的虽然官府曾经屡次查抄但还是挡住这种学校的存在。

    李管事经营生意走南闯北所见过的稀奇事极多。王静辉在向他请教后才知道他眼前的杭州还算什么最牛地便是江西人家那里这样的学校就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甚至一所学校中居然能够聚集几百人来学习律法而且还有模拟辩论那场面才叫一个壮观!

    “是吧?!”王静辉心中暗暗的笑道过这可是李管事年轻的时候亲眼所见他完全相信李管事的话但是这也有点太离谱了吧----宋朝是儒学最为兴盛的时代。就在这么一个信仰“无讼”儒家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