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五章 讽刺

消息了再加上宋夏之战中的一些传闻此时的宋军在这些契丹权贵的眼中无异于农民眼中的蝗虫被他们给碰上肯定连一文钱也不会给自己留下。传闻的力量是伟大的正是这些传闻使得大定府里面的辽国统治高层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同时投降派和绥靖派大行其道和宋朝达成合议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由于那封神秘的“箭书”缘故耶律乙辛和张孝杰估计对手多半是大宋情报局的杰作。现在大宋能够把耶律金贵放回来并且通过耶律金贵来传达宋朝合议的想法显然宋朝人现在看上去兵势非常强劲但是内心中也是不愿意打仗的。之所以弄出今天这番架势估计是想要“以打促和”在谈判桌上谋取更多的利益所致所以张孝杰和耶律乙辛的态度也是顺从这个假定开始站在投降一派的一边。

    王顺虽然在大定府周边狠狠地和契丹人打上一场不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越是靠近大定府辽军的“质量”就越是过硬。这几年来他率领定西军和契丹人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都是大胜而归除了前段时间在奉圣州城外被契丹人小小的暗算了一下之外其他的战斗简直就是顺风顺水战无不胜大宋军中能够对垒辽军胜算最高的恐怕就属定西军为第一了。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长途奔袭到了大定府周边依托强悍的火力掩护杀敌四万但是自己也是损失一万有余。尽管相对于十万定西军来说这些损失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也是这支军队自从组建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了。胜仗是不错可惜这并不符合战略需要枢密院并不要求自己在大定府周边打胜仗只要吃亏不大就行重要的是让定西军在滦河以东出现告诉契丹人宋军已经从西面接近大定府了。

    作为一个战略上的存在王顺和契丹人这次交上手胜了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折损自己这么大力量却让王顺有些心疼。这些年来他还从来没有在一场战斗中损失这么多兵力呢尽管他杀得契丹人闻风丧胆在草原上又多添了四万契丹冤鬼!可惜当时打仗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草原上展开骑兵作战一旦遇上了就是不死不休之局半步都不能退的。只有彻底打垮敌人才可以放心逃跑不然一旦让对手黏上在这辽国腹地可就是定西军的埋骨之所了。

    王顺的定西军并没有走的太远。本来经过这么一场战斗之后王顺都想带着定西军回长城以南的。他和定西军已经完成了使命在大定府周边地区一次干掉了对方四万精兵。如果攻打锦州的那三十万契丹精兵还是像狗皮膏药一样黏着锦州那契丹人的脑子可都真有问题了。

    不过当王顺率领定西军火避开一路的城寨和部落渡过滦河之后原地修整了一番准备继续向南回到长城以南结果在半路上其前锋斥候碰到了缓慢向北推进的杨崇岳。两支部队都使用的大宋情报局所提供的地图不过不同的是他们的方向相对而且杨崇岳率领的部队是大宋军中的“黄金部队”他们一路上攻城掠地同样把所遇到的辽军打得狼狈而逃。定西军的斥候先遇上的辽军残兵还没有等他们收拾这些残兵跟上来的杨崇岳部骑兵就出现在他们眼前。在这茫茫草原上大宋两支最精锐的部队居然会合了。

    王顺知道杨崇岳“根红苗正”虽然自己完成了任务但就这么返回大宋说不得可能会招来枢密院中对自己不顺眼的人弹劾。但是跟着杨崇岳来行动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麻烦。反正他刚刚渡过滦河这里距离大定府如果骑快马奔袭的话也不过才四天的路程距离上也还算说得过去。汇合杨崇岳也同样是完成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最大的好处便是王顺知道杨崇岳现在所率领的军队可不是一般的军队桑干河一战他也听说过了一支一万人的热兵器军队居然把对方的四万骑兵给打残了。对于契丹骑兵战斗力了解的程度王顺在宋军中是最有言权的如此战力实在是恐怖的很。

    不过此时的热兵器军队也有一个弱点----它不可能主动出击去搜寻敌人作战。对于热兵器军队来说最佳的战斗是敌人自己送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