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政治势力

模式在王静辉授意大宋三大报纸渲染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商人在大宋百姓中以往的形象。而王静辉的迹过程也使得商人们看到了另外一条让自己家族跻身大宋显赫家族的一条捷径。

    百姓和商人们的观念在改变现在在大宋商人投身于各种公益事业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大宋朝廷根据王静辉早先提出的各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商人表彰也做了完善的规定各种等级的勋章、封号等都有相应的待遇。尽管这些待遇并不能够为商人直接带来财富上的收益但是却可以使商人在当地有着更高的名望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如果获得特级慈善勋章的商人将会由大宋皇帝亲自为其授勋佩带勋章者可见宰相和百官不拜有权对朝廷判定的案件提出质疑。并且受到质疑的案件将会由地方直接交由本州或本路巡回法庭受理若是再次受到质疑的话可以直接上呈大理寺、刑部或是大宋提刑司来受理并且将会由大宋皇帝亲自做最终的认定……

    当然这特级勋章所获得者极为罕见与王静辉一直有着紧密联系的徐氏便获得了这么一枚特级勋章。到现在整个大宋也不过才三枚而且如果勋章够分量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爵位最高可以到“公”级仅次于只封同姓兄弟的“王”级爵位。比如徐老便是皇帝亲封的“博望公”!尽管这些爵位只是称号而已但是其背后所彰显的荣耀已经不是早期“追认其一代两代先人七品官衔”所能够相比了。他们不会获得朝廷的俸禄不过在政治上俨然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高等级勋章有质疑地方官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冤案的生。并且在地方官员考核问题上当地有获得高等级勋章者也可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员的廉政产生了有效的监督。

    对于这几年来新近出现的“勋章”一派大宋士林和官僚对此并不是很放在心上。不过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的商人数量增多并且捐赠数额愈来愈高王静辉根据这种趋势也开始有步骤的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来促成朝廷给这些“勋章”派们提高政治地位。尽管王静辉当初这么做心中只是存着鼓励商人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并没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勋章”一派也开始利用自己诸如“见地方官员不拜”、“公堂之上有座位”、“受审不得加刑”的权力到后来甚至可以公开将有疑问的案件向巡回法庭申诉或是代为申诉这大大加强了受勋商人的社会地位。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王静辉心中有了更深层次的想法----扶植商人成为一支有分量的政治力量!尽管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疯狂中华历史上对商人的歧视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得到彻底扭转的不过在王静辉看来现在形势开局非常好也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自己未必不会成功。毕竟王静辉现在也是隐约成为大宋商人的代表而且出身于他名下书院的大宋官员日益增多。虽然这些官员无法和他的亲传弟子那样继承了自己大部分的思想但是在他书院中除了开设经史典籍的课程之外每个学生还必须选修一门诸如医科、数科、物科、商科课程这样一来从书院中毕业的学生和那些从传统书院中培养的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思想也和传统意义上的士子有着一定的区别。不敢说他们在商人态度上百分百和王静辉一致至少也不会太过反对毕竟他们能够读书顺利完成学业所花费的金钱正是商人所提供的!

    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王静辉才进一步将“勋章”一族的地位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到最后顶级的勋章可以获得爵位甚至出现公侯级别的“勋章”商人他们所拥有的政治权力也是水涨船高。

    大宋统治高层对这样的变化也是持默许的态度这些爵位不用花朝廷一分一厘司马光不会反对;而商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能够节省朝廷在此方面的大量支出对此王安石也不会反对。尽管保守派和新党都有一些官员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大宋统治高层的默许甚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