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章 两军对阵

仁山都无法在这样的厮杀中讨得便宜。──关於这一点哥舒行文对於自己的军队有绝对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目前的布阵有点像锦州之役时风雨军刚刚渡过圣龙河的情景。虽然风雨军目前准备充足、以逸待劳而且共计有七万六千人的骑兵;但是哥舒行文的呼兰军也调动了十七万身经百战的马上健儿远远不是当初在北岸时的那麽仓促。

    就这样在明了了风雨军的战略意图之後身经百战的哥舒行文果然如秋里所预料的一样率领主力前来决战意图掌握整个战役的主动权。

    不过哥舒行文在知道当前对阵的主帅并不是风雨之後不由摇头叹息:真是物以类聚以前对於一个胆大妄为、屡出奇兵的风雨已经很头疼没想到风雨麾下还有更具赌性的家夥敢这麽玩命!

    的确这对於对阵双方来说实在是一场豪赌。

    就风雨军而言:一方面置於死地的军队将充分挥士气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身陷绝地的兵马一旦占据不利就会惨遭全军覆没的危险。

    对於哥舒行文而言:由於呼兰的权力之争使得自己被视为异己分子被迫面对兵力上绝对占优的圣龙军。要想守住凉、夏而不是回去受到清洗的话如今风雨军的部署对他有著绝对的诱惑。一旦乘著圣龙各系军队各怀鬼胎的机会将眼前身无退路的风雨军扫下河去之後纵横无敌的呼兰铁骑将对於围攻延城的林仁山和围攻夏城的梅文俊予以各个击破这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否则一旦圣龙的军队团结起来自己就算打赢了也已经元气打伤只能被张仲坚摆布了。当然这样的主力决战可以说是一战定胜负一旦战败整个凉、夏诸州也就易主了。

    所以对於双方而言同样都是胜则全胜败则全败。

    对阵的双方在烈日下保持著惊人的耐心辽阔的平原上充满著肃杀的气氛。

    终於北国的老将开始起了战斗的第一声号令擅长进攻的呼兰军在老元帅的命令下挥舞著战刀口中出令人震耳欲聩的呼啸在地震山摇的铁蹄声中如同潮水般的向风雨军压来。

    身处第一线的朱大寿显得十分的冷静整个战役之前在他的要求下。秋里终於决定调整了原先的兵力部署把原属於碧蛇军的、装备有神龙战车的四个团挑拨到朱大寿的麾下而将白虎军剩余的没有装备神龙战车的四个团交给了百里锡。所以朱大寿实际指挥著完全装备著神龙战车的整整一个军的兵力。

    (注:圣龙军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队设十夫长;百人为一卫设百夫长;千人为一营设千夫长;五营为一团设校尉。如果是正规军则五团为一师设都尉;两师为一军设统领。

    神龙战车每团配一百六十辆每辆二十五人分别是由四名士兵负责推动、一人负责站在车上了望指挥、二十人分别为盾牌手、弓箭手、刀枪手负责保卫的。同时每团留有一千人即一个营作为战略预备队。)

    对於这种兵力部署在风雨军的高层指挥官中引起了争执。神龙战车虽然在锦州之战中大显神威但是毕竟是由南天门自己明的一种新型的兵器而展出来的完全依靠神龙战车来抗衡呼兰骑兵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即使在锦州战役中神龙战车也是作为防守兵力的一小部分在激战中还是得到了其他步兵团的大力协助。所以这样的部署无疑是冒了巨大的风险。

    但是在实战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战指挥过神龙战车的朱大寿则对於神龙战车信心十足不惜立下军令状。对此秋里终於在最後的时刻驳回了其他人的意见大胆的采纳了朱大寿的建议。

    这件事情在日後为风雨军形成了两个独有的风气:

    一是统帅在掌握全局战略的情况下将会尽全力尊重和满足一线指挥官战术上的要求和意见。

    二是风雨军在日後的大型作战战将非常灵活的根据实战需要来调配兵力经常性的打破建制以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