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

 胡楚元也没有闲着,他干了一件更缺德的事……帮德法两国调和,同时以抵消2000万英镑债务的方式,从法国手中买走了加蓬。

    这2000万英镑的债务也不闲着,顺道就在国内转变成军火,基本和德国的军购合同相当,只是价格方面平白无故增加了700万英镑。

    人心不古啊,曾几何时,胡楚元也开始不厚道了。

    他以前在国际上是一直算是很厚道的男人,没办法……那时候的中国穷啊,落后啊。

    现在富了,强了,他就不用再厚道了。

    1904年4月中旬,胡楚元从巴黎完成调解返国,开始着手在国内推行更大规模的国民教育改革,7月,他终于推出了新的《国民教育法》。

    和欧美各国不同,中国的《国民教育法》特别强调在职教育,按照新的法规,所有超过50人规模的工厂、企业都必须聘用教员,向职工提供每日至少一个课时的免费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工人完成向技术工人的转变。

    相应的,企业在内部教育上的所有开支都是可以抵税的。

    军队仍然贯彻军队就是军校的原则,三年服役期满,通过军队内部考核,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就可以拿到初中、高中毕业的国民教育证书。

    军队每天至少要向士兵提供三个课时的国民教育。

    按照《国民教育法》,国内开始贯彻9年制的义务国民教育,从小学到初中,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免费,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则看情况,国立学校的收费是非常低的,当然也都是大班制度,一个班四五十个人。

    私立学校和学院则不同,不准实施大班制度,一个班最多二十个人。

    随着《国民教育法》的颁布,胡家在教育捐赠上主要转向大学教育。

    北京四大高校中的燕京、辅仁都是胡家在资助的,震旦大学、东吴大学、南洋大学(本校区在新加坡,福州、香港、马尼拉、古晋各有一个分校区)、东南大学(福州)也是以胡家的资助为主。

    这六所私立大学,加上英美法德四国对华援助基金重点支持的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广东的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目前可以算是国内的十大私立高校,特别是辅仁和震旦的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强,号称是北有辅仁,南有震旦。

    公立大学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海军大学(福州,原福州船政学堂)、中央国立大学、首都国立大学、上海国立大学、江南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洋大学(天津)、中央政法大学、国防军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央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胡家也有一定规模的捐资。

    现在,胡家基本不再其他方面捐款,集中财力捐资教育,仅1903年的捐款就达到了1.73亿中圆。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国民教育法》的颁布,1904年,科举正式停止,采用新的行政公员考试制度,中职及以上学历都可以报考。

    正式考中的都属于国家公员,政党控制的部分则属于委任官员,如果以后实施普选制度了,政党一轮换,委任官员都要重新更换,国家公员则是铁饭碗,该做什么做什么。

    到了1904年底,胡楚元基本完成了国内的政治、教育、军事、税收的四大体制改革,如果要将他规划的这些事都做完,那可能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

    仅仅是文官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这就需要在执政过程中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不断加深推进过程。

    等到了1905年初,胡楚元则已经准备好退出新一届的政府,在和瞿鸿机、陆广荃等人商量过后,他基本上保留大公党主席和国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两个职务,不再参与行政管理。

    在和平时期,国家军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