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三节 郴州湘翁

    “周兄不必客气,今日恰好碰到王静之小弟,路过宝号,顺便进来看个周详,如今在这江边城里,你的望江酒楼虽说只开了三天,但声势浩然”张晋湘老头子这时给王动的感觉与在桔子洲完全两样了,要说在桔子洲,张老头还象个酸儒文化人,这会就象个官场老手商界大亨了。

    “哪里哪里,三湘大地谁人不知,只要酒肆客栈,无人能出湘翁左右,湘翁的潇湘记无人不晓,湘翁手指漏个缝,光罩小号三五年呀。”这话,这话,王动听了实在想笑,但又不好意思。“敢问这位王静之小兄弟?”

    “我这位小兄弟可是一代文豪,周兄可不能怠慢噢”张晋湘老头子倒蛮会摆谱的,不过看来那曲沁园春,还真的把老人家给震住了。

    “佩服佩服,没想到静之先生如此高人,周老儿惶恐,如有不周,还请海涵。”周老头看王动的脸色也如同看他的湘翁一样的恭敬了。

    这湘翁身后的仔子面生,不是家人,家人张保还在其后,其穿着不文不武,衣料一般,鞋是羌蛮手工的。还真不知王动的底细,但听湘翁这么一说,脑子转的也快。这望江楼开了三天了,开张那天特别请了些当地文人墨客,一楼二楼三楼墙壁上还特别都空出了几块地方,等着那些骚客题些诗词,但一连三天,先是没有一个有名望的硕儒学士过来捧场,二是真有几个来了,也没有愿意动笔墨的。后来一打听才知,张晋湘那边的湘雅园办了特别办了三天的诗会,把那些有名望的儒生学士一网打尽。周老头也只能暗叹摇头,张晋湘是谁呀,湘翁呀,这湖广一路哪个生意人不知湘翁,不管公门还是船帮,郡王还是学子谁人不知这湘翁。另外,今天正好,多备些酒菜,让这个文豪仔子留下点墨水。不过这个文豪也真是细仔子,真的假的噢,古语说的好,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么仔子文豪好比是……周老头越想越乱,不过没关系,他是商人,对文人那个圈子里的东西不懂,人头也不熟悉,他只要会算钱就行了。

    张晋湘开的是大明全国连号,酒店客栈,作为一个有商人,张晋湘知道自己处在这最底层。年少时张晋湘也是寒窗苦读,不过没有用,家境实在贫寒,张晋湘也就是在书中自有黄金屋和现实的不知肉味中,意识到铜钱的重要性,父母双亲过逝后,不事农务张晋湘更是无以维持生计。

    偶尔的机会他被一位商人的女儿看上了,说来也是机缘,张晋湘想着抓些荧火虫晚上做灯的时候,碰上了也来抓荧火虫的一对主仆,张晋湘的捉虫的本事和他学问一样的好。又会抓虫,又会讲故事,讲起故事来上下千年,把这位小姐逗的非常开心,跟着的丫头更是非常吃惊,自家小姐从不笑脸示人的,没想到对如此一穷酸,居然如此开恩。富家小姐看上了穷书生,故事很简单,但小姐的有钱老爸但并不很开通,而且他一向还不怎看得起读书人,丢下一句话,我就一个女儿,你必须接我产业,于是张晋湘义无反顾从学转到了商。

    张晋湘生意的以他读书人的出身和灵活的经营方法,接手老丈人生意后,一直很顺。他老丈人在郴州起家,开始只是做酒楼,郴州是个穷地方,唯楚有才,但也尚武,老人家一直与武林人士有交往,张晋湘则重视和与官场和文人打交道。

    张晋湘是个读书人,虽然后来富甲一方,但还是不能弥补这一缺憾,因此他能做的就是亲近学子文人,只要有可能都会支助那些文人,不管是乡学还是书院,张晋湘都是不遗余力。这不只是为他博得了个好名声,也确确实实打好了与各级官场老爷们的关系。元代长沙称天临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潭州,到洪武五年(1372),又改为长沙府,明朝第一位长沙知府是浙江人滕楫,滕楫在长沙六年,这六年里,长沙讼简赋均,民安盗息,一派繁荣气象。洪武六年,张晋湘的潇湘记进长沙府,张一贯的支持办学得到了长沙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