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六节 重阳词会

    下午四点左右,张晋湘的府邸抬出来四台轿子,第三台是湘翁专用的,轿顶四个角都挂写有“张府”的竹牌,挂三个派的是张家的公子爷们,两个牌的女眷,一个牌的是客卿或是各地潇湘记的掌柜。今天张府出的四台轿子,分别挂了,三,一,四,二,这让看的懂的人暗自问,今天是什么大日子吗,张家的贵人都出动了?

    到望江楼的时候,王动看到了很多轿子,想来这时的轿子也就相当去后世的汽车,看来长沙城里有钱人还真不少。远远的,就看到周老头在门口等着,看到他们过来后,周老头招牌式的笑脸堆了上来,拱手成礼。

    “湘翁赏脸,多谢多谢。张公子气度不凡,萍儿越的水灵了。静之兄,昨日一别,老儿实在惭愧,招待不周执待不周呀。”

    大家一一回礼,萍儿倒是俏皮“周爷爷,灿儿妹妹在吗?”

    “在,还有青莲小姐,知府大人千金今日也在。”

    “青莲姐姐也来了,呵呵,王大哥,看来你还真是惊动了不少人噢。”

    这下把王动弄了个莫名其妙。都是些什么人呀?

    “三楼“地”字号包房。”周老头吩咐了一下,同时也是亲自陪着他们一行四人上楼。这次小二们没有一起跟着喊。

    一楼大厅已经做了不少人,张保已经由专人领了过去,有张桌子是留给他的,门口的轿夫也有小二递茶水。“天”字号里应该是比张晋湘身份更高的人,会是什么人呢。

    还没到三楼,王动已经听到有人在那高谈阔论了。

    其实今天的词会,上午就已经热闹起来了,按照惯例,重要的人物,重要晚些到的。不过王动不知道的是,他的大作都被张晋湘差送到了望江楼。

    “好一个她在丛中笑,隐隐有文正公之胸怀,昔年,文正公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王静之虽目光不及文正公开阔,但也是紧追其后呀”

    “不然,梅性高洁,王静之之梅不免入俗”

    “非也,临百丈之冰渊,犹有俏枝,实乃举重若轻,不可等闲视之”

    “天”字房内有三人,一坐上座,气势威武,虽作文士服,但有贵胄之气,此时正手握着上等的紫砂茶杯把玩着,另一中年倒是面带笑意的品茶,寻常的文士服,另一老者,表情严峻。

    “师翁,你看这王静之之词?”

    “刚看晋湘送来沁园春一作,可知此子才情非同一般,可堪大用,如今朝庭正值用人之际,只是不知其是何来历。浪淘沙,可见这王静之甚是轻狂,此作两解,若小人谗言,皇上诛他九族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卜算子,算是千古一绝,历来文人皆好梅性之孤傲,此子笔下之梅不似在三九寒天,倒象是暖春三月。若只是一文人,才情不在解大学士之下”

    “王爷抬爱了,一无名小子居然入王爷惠眼,小子有富呀。我看老大人如此板个脸,大可不必,以下官之见,今日在这望江楼,我等还是饮酒论诗,品尝美肴,早就听说这望江楼菜式独有手段,还一直没机会来见识,不曾想到今天大家都沾了这王静之的福呀。哈哈哈”

    “刘大人说的是,呵呵”王爷眼色一变,马上又笑脸对着老大人。

    “师翁,试试这茶,君山银针,昔年八哥儿上贡父皇,孤御元有功,赐座赏茶,就是这银针,物是人非呀”

    “王爷,这银针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行武之人谓之“刀枪林立”,红楼的粉姐儿偏说“金菊怒放”,亦好之。”刘大人显然是博学之人,这段趣闻,说得王爷眉开眼笑。

    “是吗,哈哈,有趣,有趣,怪不得,昔年在先王跟前第一次喝时便觉得不凡,原来如此有缘”

    “刘大人所言不虚,这银针自古有九不采,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