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六节 狮子山下

    永乐帝已经听人说了王动出的书了,当然也可以这样说,已经知道了,长沙府有个潇湘书局,出了些书,这些书与圣训在违,更是与祖训有悖,然又觉得有些道理,这书现在还是在私底下议论,纪纲已经有密报过来,潇湘书局和谷王没有关系,与楚王也没有关系,但这两位王爷器重王动,倒是实情。另外锦衣卫也有王动详细的生意资料送了上来。正是这个资料,让永乐帝有点心动了,王动此人看来真是个人才呀。

    仅商道一途,三湘商会,潇湘书局,潭州煤炉,纵横制器,泥灰场,油坊,潇湘学堂,同样的买卖,很多人做过,王动出手,点指成金,多个行业,多个地域,仅半年而已,陶朱公也不过如此。别的永乐帝没有直接认识,但谷王送来的煤炉,如今宫里已经是离不开了。他本人可是直接让内府采办了一些送王公大臣的,后来也是有人谢表,纪纲的折子则是说,潭州的煤炉整个大明朝都在用,以长沙府一地之产,整个大明朝都在用,有的地方光东西运过去就要一个月,这煤炉出来也就一季而已,居然能以这种度和范围在大明朝洒开,非常惊人。纵横制器已经成了兵器局督标的商家,且火炮一事,可能要承个大部。潇湘书局,印的书虽然没有大儒出来品评,没有朝庭定论,但这二版印刷已经足证其销量不错。泥灰场弄的东西,永乐没看明白,后问了找了工部的人过来一问才知,是个泥浆子,烧石而成,再磨成粉,遇水成石头,非常神奇。油坊则报是做菜籽油的,这个有点怪。学堂不提,永乐早就知道了,他奇怪的是,历来匠师视技为命,怎会轻易授人。当然永乐不会知道,王动是从潇湘记内部培训开始起的,这个培训的好处就在于,老师和学生,大家都算是自己人。

    政道,锦衣卫的密报表明,王动表明不想入仕,长沙知府,岳州知府,谷王和楚王似乎都有举荐他入仕的意思,而且,王动与谷王和楚王有来往,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来往只限于生意,最让锦衣卫关注的是谷王在岳麓山谷的潭州煤炉,采矿,制铁,制炉全都有,且守卫森严。如果说王动不想为朝庭出力,但他又捐了个监生,难道只是为了行事方便。

    永乐召来了纪纲:“端是一个煤炉场,纪爱卿奏来如同是个要塞,却为何故。”

    纪纲回:“臣也是好奇,才让手上去探个明白,谷王靖难功,臣心里也是雪亮。”

    永乐没让他继续废话;“探出什么没?”

    纪纲脸色一紧:“回皇上,除了摊子大了些,别的好象没什么。”

    永乐看了他一眼:“知道了。”

    大家都清楚,纪纲和永乐,一个是希望里面在制兵器,另一个是不希望这事与政治有关系。纪纲这个锦衣卫最喜欢的就是有谋反大案,这会才能显示出锦衣卫的重要性,才有他表演的舞台,更重要的是,敛财。

    是日,焦玉入宫面圣,永乐帝在御书房见了他,焦玉把他这段时间的湖广之行说了一下,然后报奏了枪炮局的选址,人力,物力的筹备情况,这些倒是永乐帝最有兴趣的东西。

    “焦爱卿辛苦了,只是此事非爱卿莫属。若人手不够,朕命杨成助你。”

    “谢皇上,得静之相助,足亦。”可不敢让这个太监来插一脚……

    王动的宅子从王动的角度来看,占的地还真不错,离狮子山不远,这个地方王动太熟悉了,后世的他就住在南京的下关区,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狮子山虽然在南京城内,但离中心区域还很远外。没有自行车,没有巴士,也没有的士,更没有地铁,出门主要是走,强点的就是骑马,但京城不是个个都可以骑马乱跑的。

    狮子山面临大江,从江北遥望此山,“吴樯远眺,看隔江螺髻离离”,也就是说山的形状尤如水上的青螺或美人的髻,绿树成荫,峰林叠翠,所有俗称之为青螺山或北山。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